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left
新闻动态
科研进展

昆明植物所在高山草甸传粉网络研究取得新进展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  发布时间:2021-02-25  |  作者:赵延会,王红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草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类型对人类生产和生活重要。放牧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世界上约有47%的陆地用于放牧,而其中的80%已经出现退化现象。过度放牧直接影响群落中植物组成,导致一些适口植物多度降低或消失,而另一些本土非适口植物则增加或扩张成为本土入侵物种native invasive species)。本土入侵植物通常个体较大,对光、水和土壤养分有更强的竞争力,对群落中伴生植物产生不利影响;更重要的是本土入侵植物通过改变群落物种组成影响传粉者、植食者、种子传播者和土壤微生物等不同营养级,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中国西南山地的高山、亚高山地区是生物多样性高度富集和物种辐射演化的重要区域,也是云南省草甸、沼泽化草甸面积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过度放牧和由此导致的非适口植物泛滥不但影响农业、畜牧业发展,同时也对局域生态系统稳定产生不利影响。滇西北地区过度放牧的高山草甸,本土入侵植物大狼毒Euphorbia jolkinii等泛滥是草甸退化的重要标志。目前为止,在群落水平探讨本土入侵植物对其伴生物种,及其它营养级的影响研究十分匮乏。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王红研究员研究团队,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Jane Memmott教授团队合作,选择香格里拉12个大狼毒泛滥草甸样地,利用生态网络的理论和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在多个年季间开展了传粉网络研究及伴生植物繁殖适合度评估。研究发现,大狼毒对其伴生植物的开花多度、访花昆虫多样性和繁殖适合度均有负面影响;此外,大狼毒多度的增加使得传粉网络中物种互作的均匀度降低,这种物种互作强度的异质性打破了传粉网络原有平衡,群落应对干扰的能力显著降低。该研究首次解析了该地区退化草甸生态系统植物-传粉昆虫的互作关系和传粉功能;对帮助退化草甸生态系统加速复原的过程,维持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近日,该研究成果以The impact of a native dominant plant, Euphorbia jolkinii, on plant-flower visitor networks and pollen deposition on stigmas of co-flowering species in sub-alpine meadows of Shangri-La, SW China”为题发表在国际生态学一区期刊Journal of Ecology。昆明植物所赵延会博士为第一作者,王红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31020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150226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1700361)等项目资助。 

  文章链接 

 

图1 滇西北大狼毒泛滥高山、亚高山草甸研究样地 

 

图2 大狼毒相对多度草甸中的传粉网络比较 

 

3 大狼毒对代表性伴生物种繁殖成功和传粉网络物种互作均匀度的影响

(责任编辑:李雪)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