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传媒扫描
left
新闻动态
传媒扫描

【中国网】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种子银行”的环保战略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24-08-24  |  作者: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郝岩) 云南昆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内,中国建立了自己的“植物方舟”——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简称:种质库)。2009年,这座规模达83.95亩的国家级种质资源库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之一。这里汇聚了万余种野生植物和丰富的动物种质资源,不仅为珍稀濒危物种提供了安全的保存环境,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材料,推动了生物科学的发展。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宝库,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在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为全球生态保护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8月20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云南主题采访团走进了这座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探寻“一粒种子”背后的故事。

图为种子博物馆展示。(供图: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环保与战略资源的结合

种质库主任伊廷双介绍了这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种质库不仅长期有效地保存了各类野生植物种子,还包括植物离体材料、DNA、大型真菌、微生物种质资源和动物种质资源,其保藏能力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种质资源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至关重要。中国作为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面临着严峻的保护形势。种质库的建立和运行,正是对这一形势的积极回应。

图为种子博物馆展示。(供图: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为什么选择在云南建立种质库?是因为这里的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云南的高等植物和脊椎动物种类分别约占全国的50.3%和49.5%,是“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和“物种基因库”的代表。

严格的筛选与技术的革新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了2万余种、30余万份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其中野生植物种子1.1万余种、约10万份,保藏量在亚洲排名第一。这里的种子筛选有着严格的标准,即“3E”标准——濒危(Endangered)、特有(Endemic)、有重要经济价值(Economic important),确保了种质资源库的高质量和高价值。

图为冷库中保存的种子。(供图: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伊廷双还提到,种质库在技术革新方面不断探索,例如通过驯化野生羊肚菌,开发出可进行人工培育的新品种并走向百姓的餐桌,让羊肚菌成为更多人日常的家肴美味。

图为野生植物果实、种子展示。中国网 殷晓霞摄

国际合作与未来展望

保护种质资源不仅是中国的责任,也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伊廷双表示,中国的研究人员将加强与国际科研人员和机构的合作,不仅保存中国种质资源,也保存世界种质资源,继续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贡献中国力量。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航拍图。(供图: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未来,种质库将继续在种质资源保存等相关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共筑生态未来贡献力量。这座“种子银行”,不仅是种质资源的守护者,更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理念的传播者。它的建设和发展,见证着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坚定步伐。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航拍图。(供图: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网 2024年8月21日)

来源:http://ydyl.china.com.cn/2024-08/21/content_117379689.shtml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