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传媒扫描
left
新闻动态
传媒扫描

【人民日报】昆明 全力开创生态化国际化现代化发展新局面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21-10-15  |  作者: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金秋十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以不同形态呈现的生物多样性之美,将昆明这座开放包容、文明美丽、生态宜居的城市展现在人们面前。

  近年来,昆明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实现争先进位,改革开放硕果累累,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交出了一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昆明答卷”。

  如今,充满生机活力、激荡奋进力量的春城,正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国际大健康名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全力开创昆明生态化国际化现代化发展新局面,努力将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全力开创生态化发展新局面

  ——擦亮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昆明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进一步擦亮“春城”金字招牌和国际大健康名城品牌,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让绿色成为昆明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在昆明,有9个植被类型、20个植被亚型、56个群系、118个群丛,分别占云南植被类型的75%、云南植被亚型的59%、云南群系的33%、云南群丛的56%,生物多样性总体达到“物种较丰富,生态系统类型较多,局部地区生物多样性高度丰富”的水平。

  昆明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结合起来,作为全市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专门成立昆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导小组,制定地方性条例、办法或细则,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法治保障。同时,聘请驻昆植物、动物、生态、林学等专业人员成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委员会,针对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湿地等保护工作设立专家委员会。此外,昆明还建立了生态环境、林业草原、农业农村等多部门合作的协调机制,加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力度。

  积极开展就地、迁地保护工作,依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市牵头持续开展滇池土著鱼、极小种群物种培育增殖工作。通过人工栽培育苗,富民枳已在富民基地成活6390株,实现了物种的原生地野外回归,有望实现自我繁殖,摆脱濒危状态。

  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昆明市坚持把滇池保护治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强力推动滇池保护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十三五”时期,按照“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依法治滇”思路,昆明市全面贯彻新时代治水方针,以系统思维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创新实施河道生态补偿机制,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坚持“量水发展、以水定城”,积极推进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抓好滇池流域“上截、中疏、下泄”和网格化清水入滇微改造等重点项目推进,采取水质目标与污染负荷削减目标“双控制”,逐步完善滇池保护志愿服务常态机制。通过综合治理,滇池保护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滇池全湖水质从劣Ⅴ类提升到Ⅳ类、为近30年来最好水质。湖滨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加快恢复,鸟类从2012年的96种增加到139种,植物从2010年的238种增加到303种,消失多年的海菜花等水生植物,以及金线鲃、滇池银白鱼等土著鱼类重新出现,濒临灭绝的国家珍稀鸟类彩鹮和白眉鸭、消失30多年的野生鸬鹚再现滇池。

  近年来,昆明市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制定《昆明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昆明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提升保障及臭氧防控工作方案》等,为保护昆明的蓝天白云提供政策保障。昆明市加强生态环境、住建、城管等部门的联动和信息共享,统一指挥调度,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激光雷达扫描、无人机高空航拍等技术,精准锁定重点污染区域和污染源,污染天气预防预警应对能力进一步提升。2016年至2020年,昆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8.9%、98.6%、98.9%、98%、100%,始终保持在98%以上,一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5位。

  森林覆盖率从48.36%提高到52.62%,2018年,以总评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得联合国人居署“国际花园城市金奖”,“春城绿”“昆明蓝”“四季花”成为最亮丽的城市名片。物种丰富、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如今的昆明,正奋力描绘一座生态之城的幸福模样。

  全力开创国际化发展新局面

  ——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新跨越

  昆明市以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充分释放昆明的区位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国内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际循环的门户枢纽,加快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充分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魅力,全面提升昆明的国际竞争力、国际吸引力、国际影响力。

  多年来,昆明坚持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拓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新格局,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建设成绩斐然。截至目前,长水国际机场客货运航线达396条,至南亚东南亚通航点增加到45个,居全国首位。从昆明出发,2小时航程可抵达曼谷等东南亚大多数城市,5小时航程覆盖南亚及东亚;沪昆、云桂等高铁建成通车,铁路形成“五出境”“八出省”格局。昆明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设全面启动,获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入选全国5G试点城市,成为全国第四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

  开放的脚步从未停歇。2019年8月,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挂牌运行,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加速推进。昆明片区以投资、贸易、金融、政府职能转变等关键领域制度创新为抓手,加快建立适应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形成42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激发释放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活力,新增注册企业30144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02家,正在成为昆明市对外开放“新窗口”。同时,昆明综合保税区、高新保税物流中心、腾俊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昆蓉欧、中亚、中越国际班列稳定运行,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试点相继落地,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经验获国家部委推广,昆明成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一级物流节点城市。

  随着“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昆明对外经贸合作持续深化。同177个国家(地区)有贸易往来,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总部及分支机构进驻数量达到109家,全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年均增长30.4%。昆明市进出口总额从2015年的770.1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105.3亿元,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昆明全力推进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先后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生物医药大健康等6个科技创新中心挂牌运营,南亚东南亚科技服务业合作中心和金砖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落户昆明。5年来,昆明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工作快速发展,小微企业专利拥有量3年增长150%,在全国第二批15个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绩效评价中排名第二,全社会R&D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1.6%,科技进步贡献率从42.1%提高到60.03%。

  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多层次扩大金融双向开放,在昆外资金融机构增加到12家,农业银行泛亚业务中心、中国银行沿边金融合作服务中心、建设银行泛亚跨境金融中心、浦发银行离岸业务创新中心等先后成立。

  全方位推进对外交流合作,基本实现与周边国家重要城市缔结友城全覆盖,27个国家在昆明设立签证中心,7个国家设立领事馆,对53个国家人员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南博会、农博会、旅交会成为品牌展会,上合昆明国际马拉松赛等重大赛事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昆明国际友城旅游联盟、中国—上合组织青年交流中心等平台作用发挥得越来越明显,区域性国际人文交流中心建设成效明显。昆明已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开放的前沿。

  “十四五”期间,昆明市还将以沿边跨境开放合作为重点,加强交流合作,参与数字丝路、健康丝路、文化丝路建设,构建内外联动、互为支撑、协同发展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让越来越多的“昆明元素”融入国际发展步伐,努力把昆明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以及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为推动昆明高质量发展铸就新优势、开辟新道路、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

  全力开创现代化发展新局面

  ——立足新发展阶段逐梦新征程

  昆明锚定长远发展目标,肩负使命和担当,聚焦推进经济体系现代化、城乡发展现代化、公共服务现代化、生态文明现代化、市域治理现代化,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昆明特点的现代化建设新路子,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使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昆明践行新发展理念,抢抓新战略机遇,推动全市形成涵盖37个工业大类,以冶金、化工、非烟轻工等传统产业为支撑,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为重点的工业体系。提出并推动落实“基于大生态、依托大数据,重点发展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努力把昆明打造成为在全国乃至南亚东南亚地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现代产业基地”思路,着力构建具有昆明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5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突破5000亿元、6000亿元大关,达6733.79亿元,在省会城市中排名从第17位跃升至第12位。

  5年多来,昆明主动辟新路、谋发展,融入健康产业发展大势,《昆明市大健康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昆明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等系列指导性政策文件出台实施,产业聚焦成效凸显。博奥生物、国药中生、通盈药业等一批大健康领域的重点企业落户昆明;昆明细胞产业园等产业园区揭牌建立,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昆明入选全国第二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等海内外知名赛事集聚昆明,有力推动健身体育、健康旅游、智慧健康等与大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华为·昆明数字经济智慧园区、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云南省区块链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区块链、人工智能、VR/AR等重点领域集群规模不断扩大,高原特色农产品等4条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通过国家验收,“昆明服务”品牌效应开始显现。

  昆明坚持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以上投向民生领域,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在全国110个监测城市中从第64位跃升至第4位。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三名”工程,累计引进23所省外名校来昆明合作办学或开办学校31所,引进名师287名、名校长32名,本地名校举办、领办或托管分校155所,新增、拓展优质学位25万余个。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制度机制,创新实施医联体、集团化办医模式,3个区域医疗中心落地昆明,累计引进21家高端优质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合作,医师多点执业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稳步推进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国际大健康名城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与此同时,不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各项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提升至95%以上。做实“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已实现市属公立医院三甲医院全覆盖,建成覆盖14个县(市)区519家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联合体,完善分级诊疗、“互联网+医疗”机制,推动优质资源、居民就医“双下沉”。

  昆明加快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步伐,构建社会治理“1+7+N”政策制度体系、“1+2”指标评价体系,创新实施“党建引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探索推广“三社联动”“五级治理”等模式,成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近年来,昆明坚持“量水发展、以水定城”,统筹城市核心区、功能拓展区、生态涵养区发展,明确各县(市)区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将城市发展布局由“北拓、南延”调整为“北延、南控”;坚持规划先行、致力建管并重,以“五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轨道交通“米字型”运行网络初步形成;注重完善功能、提升品质,重点片区建设步伐加快,翠湖片区等历史文化街区整治效果明显,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有序实施,“美丽县城”“美丽乡村”及特色小镇创建成效显著……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速,呈现出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良好局面。

  数据来源:中共昆明市委宣传部  金秋十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以不同形态呈现的生物多样性之美,将昆明这座开放包容、文明美丽、生态宜居的城市展现在人们面前。 

  近年来,昆明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实现争先进位,改革开放硕果累累,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交出了一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昆明答卷”。

  如今,充满生机活力、激荡奋进力量的春城,正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国际大健康名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全力开创昆明生态化国际化现代化发展新局面,努力将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全力开创生态化发展新局面

  ——擦亮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昆明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进一步擦亮“春城”金字招牌和国际大健康名城品牌,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让绿色成为昆明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在昆明,有9个植被类型、20个植被亚型、56个群系、118个群丛,分别占云南植被类型的75%、云南植被亚型的59%、云南群系的33%、云南群丛的56%,生物多样性总体达到“物种较丰富,生态系统类型较多,局部地区生物多样性高度丰富”的水平。

  昆明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结合起来,作为全市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专门成立昆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导小组,制定地方性条例、办法或细则,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法治保障。同时,聘请驻昆植物、动物、生态、林学等专业人员成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委员会,针对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湿地等保护工作设立专家委员会。此外,昆明还建立了生态环境、林业草原、农业农村等多部门合作的协调机制,加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力度。

  积极开展就地、迁地保护工作,依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市牵头持续开展滇池土著鱼、极小种群物种培育增殖工作。通过人工栽培育苗,富民枳已在富民基地成活6390株,实现了物种的原生地野外回归,有望实现自我繁殖,摆脱濒危状态。

  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昆明市坚持把滇池保护治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强力推动滇池保护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十三五”时期,按照“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依法治滇”思路,昆明市全面贯彻新时代治水方针,以系统思维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创新实施河道生态补偿机制,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坚持“量水发展、以水定城”,积极推进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抓好滇池流域“上截、中疏、下泄”和网格化清水入滇微改造等重点项目推进,采取水质目标与污染负荷削减目标“双控制”,逐步完善滇池保护志愿服务常态机制。通过综合治理,滇池保护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滇池全湖水质从劣Ⅴ类提升到Ⅳ类、为近30年来最好水质。湖滨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加快恢复,鸟类从2012年的96种增加到139种,植物从2010年的238种增加到303种,消失多年的海菜花等水生植物,以及金线鲃、滇池银白鱼等土著鱼类重新出现,濒临灭绝的国家珍稀鸟类彩鹮和白眉鸭、消失30多年的野生鸬鹚再现滇池。

  近年来,昆明市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制定《昆明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昆明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提升保障及臭氧防控工作方案》等,为保护昆明的蓝天白云提供政策保障。昆明市加强生态环境、住建、城管等部门的联动和信息共享,统一指挥调度,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激光雷达扫描、无人机高空航拍等技术,精准锁定重点污染区域和污染源,污染天气预防预警应对能力进一步提升。2016年至2020年,昆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8.9%、98.6%、98.9%、98%、100%,始终保持在98%以上,一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5位。

  森林覆盖率从48.36%提高到52.62%,2018年,以总评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得联合国人居署“国际花园城市金奖”,“春城绿”“昆明蓝”“四季花”成为最亮丽的城市名片。物种丰富、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如今的昆明,正奋力描绘一座生态之城的幸福模样。

  全力开创国际化发展新局面

  ——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新跨越

  昆明市以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充分释放昆明的区位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国内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际循环的门户枢纽,加快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充分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魅力,全面提升昆明的国际竞争力、国际吸引力、国际影响力。

  多年来,昆明坚持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拓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新格局,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建设成绩斐然。截至目前,长水国际机场客货运航线达396条,至南亚东南亚通航点增加到45个,居全国首位。从昆明出发,2小时航程可抵达曼谷等东南亚大多数城市,5小时航程覆盖南亚及东亚;沪昆、云桂等高铁建成通车,铁路形成“五出境”“八出省”格局。昆明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设全面启动,获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入选全国5G试点城市,成为全国第四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

  开放的脚步从未停歇。2019年8月,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挂牌运行,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加速推进。昆明片区以投资、贸易、金融、政府职能转变等关键领域制度创新为抓手,加快建立适应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形成42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激发释放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活力,新增注册企业30144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02家,正在成为昆明市对外开放“新窗口”。同时,昆明综合保税区、高新保税物流中心、腾俊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昆蓉欧、中亚、中越国际班列稳定运行,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试点相继落地,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经验获国家部委推广,昆明成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一级物流节点城市。

  随着“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昆明对外经贸合作持续深化。同177个国家(地区)有贸易往来,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总部及分支机构进驻数量达到109家,全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年均增长30.4%。昆明市进出口总额从2015年的770.1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105.3亿元,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昆明全力推进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先后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生物医药大健康等6个科技创新中心挂牌运营,南亚东南亚科技服务业合作中心和金砖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落户昆明。5年来,昆明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工作快速发展,小微企业专利拥有量3年增长150%,在全国第二批15个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绩效评价中排名第二,全社会R&D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1.6%,科技进步贡献率从42.1%提高到60.03%。

  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多层次扩大金融双向开放,在昆外资金融机构增加到12家,农业银行泛亚业务中心、中国银行沿边金融合作服务中心、建设银行泛亚跨境金融中心、浦发银行离岸业务创新中心等先后成立。

  全方位推进对外交流合作,基本实现与周边国家重要城市缔结友城全覆盖,27个国家在昆明设立签证中心,7个国家设立领事馆,对53个国家人员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南博会、农博会、旅交会成为品牌展会,上合昆明国际马拉松赛等重大赛事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昆明国际友城旅游联盟、中国—上合组织青年交流中心等平台作用发挥得越来越明显,区域性国际人文交流中心建设成效明显。昆明已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开放的前沿。

  “十四五”期间,昆明市还将以沿边跨境开放合作为重点,加强交流合作,参与数字丝路、健康丝路、文化丝路建设,构建内外联动、互为支撑、协同发展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让越来越多的“昆明元素”融入国际发展步伐,努力把昆明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以及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为推动昆明高质量发展铸就新优势、开辟新道路、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

  全力开创现代化发展新局面

  ——立足新发展阶段逐梦新征程

  昆明锚定长远发展目标,肩负使命和担当,聚焦推进经济体系现代化、城乡发展现代化、公共服务现代化、生态文明现代化、市域治理现代化,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昆明特点的现代化建设新路子,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使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昆明践行新发展理念,抢抓新战略机遇,推动全市形成涵盖37个工业大类,以冶金、化工、非烟轻工等传统产业为支撑,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为重点的工业体系。提出并推动落实“基于大生态、依托大数据,重点发展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努力把昆明打造成为在全国乃至南亚东南亚地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现代产业基地”思路,着力构建具有昆明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5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突破5000亿元、6000亿元大关,达6733.79亿元,在省会城市中排名从第17位跃升至第12位。

  5年多来,昆明主动辟新路、谋发展,融入健康产业发展大势,《昆明市大健康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昆明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等系列指导性政策文件出台实施,产业聚焦成效凸显。博奥生物、国药中生、通盈药业等一批大健康领域的重点企业落户昆明;昆明细胞产业园等产业园区揭牌建立,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昆明入选全国第二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等海内外知名赛事集聚昆明,有力推动健身体育、健康旅游、智慧健康等与大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华为·昆明数字经济智慧园区、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云南省区块链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区块链、人工智能、VR/AR等重点领域集群规模不断扩大,高原特色农产品等4条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通过国家验收,“昆明服务”品牌效应开始显现。

  昆明坚持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以上投向民生领域,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在全国110个监测城市中从第64位跃升至第4位。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三名”工程,累计引进23所省外名校来昆明合作办学或开办学校31所,引进名师287名、名校长32名,本地名校举办、领办或托管分校155所,新增、拓展优质学位25万余个。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制度机制,创新实施医联体、集团化办医模式,3个区域医疗中心落地昆明,累计引进21家高端优质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合作,医师多点执业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稳步推进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国际大健康名城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与此同时,不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各项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提升至95%以上。做实“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已实现市属公立医院三甲医院全覆盖,建成覆盖14个县(市)区519家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联合体,完善分级诊疗、“互联网+医疗”机制,推动优质资源、居民就医“双下沉”。

  昆明加快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步伐,构建社会治理“1+7+N”政策制度体系、“1+2”指标评价体系,创新实施“党建引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探索推广“三社联动”“五级治理”等模式,成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近年来,昆明坚持“量水发展、以水定城”,统筹城市核心区、功能拓展区、生态涵养区发展,明确各县(市)区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将城市发展布局由“北拓、南延”调整为“北延、南控”;坚持规划先行、致力建管并重,以“五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轨道交通“米字型”运行网络初步形成;注重完善功能、提升品质,重点片区建设步伐加快,翠湖片区等历史文化街区整治效果明显,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有序实施,“美丽县城”“美丽乡村”及特色小镇创建成效显著……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速,呈现出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良好局面。

  数据来源:中共昆明市委宣传部

  《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5日 第14版)

  来源: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1-10/15/nw.D110000renmrb_20211015_1-14.htm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