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传媒扫描
left
新闻动态
传媒扫描

【森林与人类杂志】抢救性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中国的国家行动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5-31  |  作者: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是中国提出的新概念,旨在拯救保护我国最受威胁的植物种类。为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中国启动实施了若干国家、省级保护行动和保护研究项目。

 

极小种群物种云南火焰兰生于海拔 500 米以下的河谷林中树干上,分布于中国云南德宏等地和越南。摄影/蔡磊(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野生动植物极小种群”的概念最早萌芽于云南省的拯救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行动。早在2005年,云南省林业厅(现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和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现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就首次提出了这一保护理念,但当时并未对这一理念进行阐述和定义。2012年,我国在国家层面发布了《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2011—2015年)》,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并提出了120个需要优先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物种。2013年,“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这一概念的科学定义正式出现在孙卫邦主编的《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实践与探索》一书中。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具有种群数量少(远低于最小生存种群)、生境退化或呈破碎化分布、受人类干扰严重、面临着极高的灭绝风险等特征,被确定为我国的优先保护类群。如果一个物种的成熟个体(达到生殖年龄的植株)总数少于5000株、且每个独立种群的个体数少于500株,则可以认为它符合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标准,重点是少于1000株特别是少于100株的物种。

 

极小种群物种观光木是木兰科含笑属的古老孑遗物种,灭绝风险较高。供图/广东省林业局

  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理念在中国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和公众的广泛认可,国家及各省(市、区)均颁布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规划和行动措施,各部门还制定了新的法律和政策来保护这些急需拯救的物种,保护行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优先保护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2008年,国家林业局(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在昆明联合举办了首届“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研讨会暨回归自然启动仪式”,开展了100株西畴青冈、200株华盖木和400株杏黄兜兰的回归自然试验示范工作,这标志着首次在国家层面开展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拯救保护工作。

  2011年,国家林业局与云南省政府联合实施的“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试点项目”启动了西畴青冈、滇藏榄、华盖木、云南蓝果树和弥勒苣苔的保护工作。2012年,国家林业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2011—2015年)》,确定了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并指定了各物种的优先保护等级,这标志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行动上升到了国家层面。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资助了对漾濞槭、西畴青冈、毛果木莲、华盖木和大树杜鹃5个物种的灭绝机制及保护有效性研究。2017年,国家科技部提供专项资金2426万元用于调查中国西南地区6个省(直辖市)490个县的146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分布的231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华盖木是木兰科常绿大乔木,中国特有,因树冠巨大如盖而得名,花色艳丽而芳香,现野生种群 52 株。摄影/孙卫邦

 

极小种群植物漾濞槭的花序。摄影/郭世伟

  2017年,国家林业局评估了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成效,大多数物种都实施了全面的调查,有了详细的信息资料,同时一些物种被重新发现或发现了新的分布区域,但有些类群却没有找到,如海南石豆兰、海南鹤顶兰和海南大苞兰等。评估发现有37个物种分布在自然保护区,60个物种通过委托护林员或当地管理部门得到保护,同时为26个物种建立了就地保护小区。如漾濞槭和西畴青冈,已经建立了几个近地保护种群(在目标物种分布范围附近气候相似、生境相似的条件下建立保护地点)。仅有20个物种建立了迁地保护种群,这主要是由植物园、树木园和其他专注于植物保护的研究机构开展实施的。实际上,已进行迁地保护试验示范的物种有80种,人工繁殖的物种有56种,26个物种开展了种群增强与回归试验。成功的例子包括德保苏铁和观光木,人工建立的种群已经能自行繁殖更新。虽然目标是实现120个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种质资源保存,但目前只有一半的物种被保存。

 

喜树是蓝果树科喜树属的高大落叶乔木,中国特有种,虽然广泛栽培,但野外种群极少,仅分布于云南景洪,属于国家 120 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之一。摄影/徐永福

  目前看,《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2011—2015年)的目标仅部分实现。资金不足,缺乏在分类学、种子繁殖、组织培养或植物生态学等方面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才,影响了保护工程规划的实施效果。其中保护效率差距最大的是兰科植物,缺乏对繁殖生物学、繁育技术和其他知识的研究影响了对它们的保护。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项目首次为一些部门(如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一线人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受威胁物种保护实践,但人工繁殖、迁地保护、就地保护、种群增强与回归的概念和方法对他们来说较为陌生。

 

极小种群植物富民枳是芸香科枳属的一个新种,数量极少,属于极危物种。摄影/龚洵(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云南和海南是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关键区域

  国家颁布了第一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名录之后,有24个省(区、市)发布了各自的拯救和保护其所辖区域内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实施计划。有些省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新的极小种群物种。如北京市在国家发布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名录中没有物种列入,在后来的调查中发现了两个极度受威胁物种百花山葡萄和丁香叶忍冬(野外分布的个体分别只有2株和27株)。甘肃省在国家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名录公布后,才发现了庙台槭,随后采取了就地保护措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数量较多的省份,如广东、广西、海南、湖南、四川和浙江,均发布了省级名录和保护行动指南。云南是第一个开展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的省份,有一批物种保护成功的典型案例,包括漾濞槭、西畴青冈、滇桐、毛果木莲、华盖木和杏黄兜兰等。2009年至2017年,云南省累计投入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专项资金2158万元人民币。迄今为止,云南省已纳入政府层面保护行动计划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共计87种。

 

杏黄兜兰在香港被誉为“金童”,其野生种群濒临灭绝。2007 年该物种已成功实现野外回归。摄影/肖翠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但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中只有21.5%分布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9%分布于省级自然保护区。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中,有35种未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就地保护,17种未在省级保护区内就地保护。由于存在较多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云南省和海南省成为需要就地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最关键的区域。

  确保种群规模高于最小生存种群规模

  了解繁殖生物学是保护自然种群的基础,但目前,学界对于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相关研究还十分欠缺,仅有极少数研究项目观测了物种繁殖生物学特性,例如滇桐、滇西槽舌兰、红榄李、毛果木莲、华盖木、大树杜鹃和黄梅秤锤树被报道因传粉限制而存在很低的结实率和坐果率。大部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生长在研究人员很难到达的地点,需要长时间实验的研究常常因缺少实验材料而无法进行。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开展人工繁殖栽培(如人工授粉、种子萌发、无性繁殖和组织培养)研究(包括专利)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占了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一半(51.7%)。

 

极小种群植物朱红大杜鹃。摄影/刘德团

  物种丧失遗传多样性可能危及野生种群的生存能力,使其更容易灭绝。我们对120个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遗传变异进行了总体回顾,发现在研究的44种物种中,只有10种在物种水平上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包括:资源冷杉、银杉、丹霞梧桐、水松、云南蓝果树、弥勒苣苔、巧家五针松、黄梅秤锤树、密叶红豆杉、广西青梅。其中有4个物种分布的范围极其狭窄:巧家五针松、丹霞梧桐、云南蓝果树和广西青梅(后两者分别仅存一个种群)。其余6个物种在种群或地区之间表现出高度分化。另一项研究调查了一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报春苣苔,仅有3个已知种群分布在喀斯特地下水系洞穴的入口处,而且研究者发现,在两个样本种群(来自不同的洞穴)以及同一洞穴中孤立的亚种群之间,都存在着相当大的遗传差异。

 

极小种群植物富民金花茶。摄影/郭世伟

 

旱地木槿产云南西北部丽江县和四川西南部盐边县,生于干热河谷中,属于易危物种。摄影 / 郭世伟

  《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完成,但应保持势头,扩大保护行动—需要进一步开展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和清点,查明受威胁程度;开展繁殖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开展迁地或就地保护、监测和评估以及立法保护等措施。此外,应由来自各领域的研究人员讨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名录的修订和扩展。例如,我们最近提出,保护工作不应仅仅针对面临高灭绝危险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物种,也应密切关注受威胁的、更为广布的物种,因为其孤立的种群也面临灭绝的威胁。应当采取长期监测、保护效果评估、保护适应性管理等措施进一步增强保护效果,确保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种群规模始终高于最小生存种群的规模。

  本文节选自《森林与人类》杂志2022年第5期“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专题。作者/孙卫邦

 

  (森林与人类杂志 2022年5月31日)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4N71l8EuCwqywnPoW1LV4w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