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
学习动态
5月31日,中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资源室第二党支部第七期“书与路”分享会在扶荔宫草木百兼馆书吧圆满结束,此次分享活动是支部4月份“读书点亮生活”读书月活动的延续。本次分享会由支部入党积极分子许格格和党员曾芝兰进行好书分享,分别是汪曾祺的《人间草木》和格拉宁的《奇特的一生》。 许格格认为,读散文可以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平静而美好。她分享的《人间草木》是汪曾祺写他的旧人旧事、旅行见闻、各地风土人情、花鸟鱼虫的经典散文集,字里行间充分流露出他对凡人小事和乡土民俗的深深眷恋和对旧日生活情景的怀念。汪曾祺的文字,淡雅和温暖氤氲其间,柴米油盐皆入味,一草一木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一食一果皆有味,一人一景总在心。很生活,很温暖,很感动!
每一次,他的文字都被记在了心上。像他的诗句“木香花湿雨沉沉”,像他写秋葵,他写栀子花,后来写泰山,写人物,虽是随意的看,但看完之后仍觉历历在目。这是他的文字魅力,平淡纯净但不是空虚无味。是一种炉火纯青的平实自然,充满人间烟火气味,又充满闲情逸致的文人雅怀。读汪曾祺的文字,总会赞叹他能轻描淡写地连缀起一串生活图景。他用极简练的笔、极淡的墨写出了草木山川、花鸟虫鱼的人味,写出了乡情民俗、凡人小事温润的乡土味。汪曾祺先生一生都对生活投入真情,那水洗般的文字有种洗涤一切红尘世俗的力量,赋予了作品无限的灵魂。最后,许格格告诉大家“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曾芝兰分享了《奇特的一生》,该书讲述了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前苏联昆虫学家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如何在同样公平的时间里,比同时代其他人创作了更多的著作与作品。柳比歇夫有着超越常人的知识面,或许广到连他自己都找不到边界。他的学术成就之高,所获得的成就之多,是多数人几辈子也很难实现的。曾芝兰和大家分享了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方式。为什么我的时间总是不够用,仿佛一不小心时间就失踪了?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不仅能有更多的时间,实现我更多的梦想,而且能过得不那么忙忙碌碌、身心疲惫?那这本书一定会给你答案。 柳比歇夫通过他的时间统计法对自己进行了研究,试验在写、读、听、工作、思索各方面,他到底能干多少,怎么干?他不让自己负担过重,力不胜任;他总是循着他能力的边缘前进,他对自己能力的掂量精确无疑。柳比歇夫对时间的管理,不同于其它人。他有许多“时间账本”。以简单的事件描述为主,加上时间与用时时长,构成了他的“时间统计法”:日期+事件+花费时间。在他的时间记录本上,上百页都是记着这些内容,有日常事务、有学术研究、有工作方面、阅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统统进行时间统计,每天差不多都有五至七行。做这项工作,他不是为了传给后世,更不是什么虚荣心,仅仅是他个人对时间的统筹与规划,方便更好的反思和筹划接下来的时间、任务和目标。很难想象,一个人是怎么做到,将这样一件枯燥乏味的事,坚持做了56年。 于是,曾芝兰决定做一件事——用6天的时间来实践一下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法。也就是,在连续6天的时间内,每天花3分钟记录下自己所作的每件事情的时间消耗。在这6天里,曾芝兰同志体会到了很多,也和大家进行了分享。她真切地感知到了时间的尺度,当真正和时间亲近时,就会拥有极强的时间感知能力,更了解自己在每一分钟里做过的、和即将做的每件事,以及它们的进展。其次,她深切地感受到时间是如此的狡猾,光阴是如此的易逝。她的第三个重大发现就是,在实践时间管理法的日子里,居然做了比平时更多的事。
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法带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行动和惊喜就是如此。曾芝兰希望每个人都能把握时间、抓住当下、坚信未来。在人的精华中,最牢固的是精神价值,这是柳比歇夫留给后人的财富。
会上,所有与会党员积极发表自己的感受。涂梦玲认为,《人间草木》和《奇特的一生》两本书看似一本说的是闲适淡然的生活态度,一本是精细的时间管理。但她认为自由的前提是自律,自律的人才能准确把握自己的时间,留有闲暇时光去感受生活的点滴美好。郭昌安总结说,这两位同志分享的书让自己受益颇深,人生路上能够感知草木的美好就不会孤独,能够管理好时间就不会焦虑。 (责任编辑:李雪)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