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15
|
媒体报道
新华社昆明12月9日电 题:留住希望的“诺亚方舟”——探访亚洲最大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新华社记者安晓萌 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地下,有一座“热闹”的冷库。珙桐、喜马拉雅红豆杉、弥勒苣苔……包括许多珍稀濒危植物在内的上万种野生植物的种子,一同栖身于这座位于昆明的“诺亚方舟”。 这处设施便是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全国唯一一座国家级野生生物种质库。穿过两重厚重的金属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陈列架,形形色色的种子分类整齐地躺在透明密封罐内。 不管春夏秋冬,冷库温度恒定在零下20摄氏度。在这里,植物种子有望存活几十年,甚至上千年。即便所属物种在野外灭绝,这些种子仍有可能回归自然,延续“香火”。 种质库不断有新成员加入。今年8月,难得一见的极危物种大花石蝴蝶也在这里“落户”。这种苦苣苔科石蝴蝶属植物目前在野外仅发现两个分布点,总计个体数量约300个。从获悉其野生分布点、观察监测到最终采集到它的种子,植物所的采集员前后耗费了大约一年半时间。 参与采集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种质保藏中心主任蔡杰说:“采集种子耗时耗力不可怕,怕的是明明知道它很少,却无力挽救。” 从热带雨林到高山峡谷、从南海之滨到荒漠戈壁……采集员们的足迹几乎遍布全国。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共收集一万多种野生植物的种子,大约占全国种子植物物种总数的35%,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野生植物种子库。 “植物灭绝的速度比我们想象中快得多,许多植物还未被了解,就已经消失了。”蔡杰说,“相比建造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等方式,以建造种质库的方式抢救野生植物物种更节省空间,而且高效。” 目前,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建立一个由国内数十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自然保护区参与的种质资源采集网络,制定采集规范和标准,重点采集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物种等野生植物物种。 同时,这一按国际标准打造的种质库还备存了来自美国、加拿大、巴西等地的超过1000份植物种子,增加了更多物种在面临“灭顶之灾”时恢复种群的希望。 “有种子,就有希望。”蔡杰说。这些沉睡于“诺亚方舟”的植物种子被悉心呵护着,只待某一天被唤醒,重新焕发生命的光彩。 (新华社 2020年12月9日) 来源: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9601061?channel=weixin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