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庆八十周年专题
|
征文欣赏
2006 年,您九十高龄。年底,《中华大典》编委会主编任继愈邀请您任《生物学典》主编,任老诚言:“让我们两个九十岁老人一道编典吧”,任老至深至情,您毅然应答,担起《生物学典》主编重任。您与任老同是清华人,同是“长沙步行团”走到昆明。八年抗战,峥嵘岁月,磨炼意志。抗战胜利,日月重光。北归复员,迎来新中国。半个世纪后,国家编纂《中华大典》,耄耋之年的二位同担编典大任,此乃一段佳话。 吴老,九十高龄的您出任主编,《生物学典》有了领军人,有了主心骨。您撰写“学古文习古字与编典——略谈小学、选学、朴学、汉学”,给我们补短板,启迪引路;您定下以恩格尔系统制定编典框架,编典有规可循;您不辞辛劳,梳理《草木典》,视力锐减,还不停笔,为我们做出示范;您编制古籍引用书目,使我们在浩如烟海的古籍面前不至束手无策;您结合各自编典任务,逐一约谈各位编典者,有的放矢地帮助大家;您利用各种机会宣传编典重大意义,动员尽可能多的人参加编典;您提出普查《地方志》任务,为古籍植物标出历史分布,增添了《植物分典》的特色。您以自己的行动为编典垫下深厚基石。 十年编典,含辛茹苦,终成正果。您带领下的12个单位的93名作者,潜心编典,完成1978种古籍植物考据,定下拉丁学名,回答1911年前先辈认识多少种植物的问题。而编典进入攻坚的时候,您离开了我们,我们突感天塌地陷,该怎么办?年长的和年轻的作者没有一人退缩,继续担起编典责任,踏着您指引的道路,坚持下来。周铉、李恒、武素功、方瑞征、裴盛基、陈书坤、苏志云等老专家,尽心尽力。为完成各自编典任务,武素功、方瑞征二位不辞辛劳赴北京普查全国《方志》,为新纬目【分布】垫下基石。参编的各单位作者含辛茹苦十年,完成编典任务,彰显出大团结、共编典的景象,各位老专家把自己的十载夕阳无私奉献给《植物分典》。您的博士生彭华为拉丁学名把关,认真阅改全部拉丁学名。关键时候,彭华指导王泽芳做完菊科编典任务,啃下一块硬骨头;您的博士生李建强带领弟子做完裸子植物;您的博士生夏念和、邓云飞、税玉民、雷立公、钱子刚在科研任务繁重情况下,都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邓云飞说:“吴老交办的事,有经费要做,没有经费也要做”,感人至深。他们个个都是好样的!把对“文化自信”的信念写入《植物分典》每个种的字里行间。 时逢清明,我们带着春天的思念,来到您墓前,放上四本《植物分典》,请您过目。陆游诗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今天,我们告慰您在天之灵,《植物分典》竣事了、出版了。您在《中国植物志》总结会上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书山有径勤为路,学海无涯苦作舟”、“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对这三句话,十年编典,我们感同身受,有了更加深切的感悟。 我们在您身边工作多年,您是我们的楷模,在您面前,我们才知道自己知识的浅薄。您是我们的导师,在您面前,我们不会迷路。您是我们的榜样,在您面前,坐冷板凳就是磨练意志,我们会坚持再坚持,直至成功。 您做的《植物名实图考》考据研究,我们会继续再做,以了您的夙愿。1942 年,您领衔做《滇南本草图谱》第一集,是植物考据学的滥觞之作。现在,《植物分典》的出版为几成绝学的植物考据学注入新的活力,如果做完《植物名实图考》考据研究,那就是给植物考据学添砖加瓦,要让考据学延续下去,为国家做出新贡献。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16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