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进展
left
新闻动态
工作进展

昆明植物园第一期“暑期去哪儿”微夏令营结束

文章来源:昆明植物园  |  发布时间:2023-07-20  |  作者:陶恋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714日至16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第一期暑期去哪儿微夏令营研学活动顺利开展,本期活动以隐秘的植物为主题,寻找自然界的拓荒者苔藓,探索地球上第一个拥有维管束的蕨类植物。共招募到11个家庭参与到本次研学活动中,活动得到参与者的一致好评,取得成功。 

 

破冰游戏 

  本次研学活动历时两天一夜,包括两天的自然探索、植物手工,以及夜游、夜宿植物园。第一天的活动以苔藓植物为主题,在昆明植物园研学导师的带领下走进神奇的苔藓植物世界。开展生态游戏,寻找植物园内生长的形态各异的苔藓植物,用放大镜观察苔藓孢蒴的形态和孢子的散布过程,设计对照实验测试苔藓对水分的吸收和蓄积能力。通过实地观察,认识了苔藓植物独特的生活环境,并采集了多种苔藓标本,自己动手制作苔藓临时水装片,学会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苔藓的叶片、气孔、假根、雌雄生殖托、胞芽杯等结构。完后显微观察之后,在昆明植物园熊蜂联盟志愿者、知名花艺师李佳璇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认真学习微景观造景理念和操作,亲自动手设计、制作一个苔藓生态瓶。 

 

蒙眼毛毛虫游戏 

 

寻找苔藓植物 

 

放大镜下的苔藓植物 

 

测试苔藓植物对水的吸收能力 

 

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苔藓 

 

李佳璇老师在讲解如何制作生态瓶 

 

同学们亲自动手设计、制作自己的生态瓶 

  第二天的活动以蕨类植物为主题,在扶荔宫温室群的隐花植物馆内进行,隐花植物馆目前收集了国内外特色蕨类植物100多种,学生根据蕨类植物探索任务卡去寻找云南蕨类植物中数量最多的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这两大类群,对比它们的不同。观察馆内桫椤、金毛狗、巢蕨、鹿角蕨、观音座莲蕨等蕨类植物孢子囊群的形状、着生位置的差异。同学们学习了如何正确采集蕨类植物的孢子,回到教室后自己制作了孢子囊的临时水装片进行显微观察,大家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到了蕨类孢子弹射的全过程,同学们纷纷感叹原来孢子弹射过程如此快速。在认识了蕨类植物的生活史之后,大家齐心协力筛土、配置了孢子播种土壤,亲手种下自己采集的蕨类孢子,希望这些孢子在同学们的精心养护下茁壮成长。 

 

生态系统大挑战游戏 

 

寻找蕨类植物 

 

收集蕨类植物孢子并进行显微观察 

 

筛土播种孢子 

  夜幕降临时,大家在昆明植物园陈直博士的带领下,开启了植物园夜游之旅。大部分人没有夜间观察生物现象的经历,这让夜游植物园显得更加神秘而有趣,我们看到了白天不轻易露面的昆虫、闻到了只在夜晚散发花香的紫茉莉,找到了正在睡觉的黄臀鹎、池塘边的无趾盘臭蛙、麝凤蝶的蛹、蝽的卵等,还有可爱的刺猬。最后,大家带着对夜晚植物园的惊奇之心与独特体验,在植物园的草坪上听着风声夜宿,结束了两天丰富多彩的植物园之旅。 

 

夜游植物园 

 

夜宿扶荔宫 

  暑期去哪儿微夏令营系列研学活动是昆明植物园特色科普活动之一,旨在通过精心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走近科学、关注科研进展、关心物种保护、爱护生态环境,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到大家心中,培养学生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责任编辑:李雪)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