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工作进展
7月16日,由云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03AL140002)支持、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主办的首届“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育与利用技术培训班”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training course on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techniques of PSESP (Plant Species with 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s) ]在昆明植物所顺利开班,招收来自1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20位国际学员参加培训。昆明植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李宏伟,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相关领导,以及昆明植物所科技合作处、昆明植物园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参加了开班式。开班式由昆明植物园主任孙卫邦研究员主持。 李宏伟为开班仪式致辞。他表示昆明植物所愿以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技术培训为载体,携手南亚、东南亚和中亚国家的科研人员与资源环境保护群体,共同为推动“绿色丝绸之路”作出积极贡献,将昆明植物所在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实践中得到的经验与全球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同行们一起分享,共同进步。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合作处二级调研员李加富在致辞中表示,云南省科技厅积极支持相关单位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2015年以来已资助涵盖多个领域的实用技术国际培训班30余期,期望昆明植物所及参加培训的各国学员借助此次机会加强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方面的交流,让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技术造福各国人民。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副处长杨华向参会人员介绍了云南省开展极小种群保护的历程和成果,肯定了昆明植物所在极小种群植物保护研究中发挥的先导、创新、实施和推动作用,并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培训交流,促进极小种群植物保护交流与合作,以共同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挑战。 本届培训为期15天,将围绕昆明植物所近18年来在极小种群植物研究、保护与利用中所构建的“抢救性保护”和“系统研究”相结合的综合拯救保护技术体系,特别是针对极小种群植物的种群调查、种质资源采集和保存、人工繁育、迁地保护种群构建、回归与种群恢复等关键技术,以及公众保护意识提升和环境教育宣传等内容开展培训,培训采取室内授课与实验室实操,以及迁地保护、野外回归基地实地示范、学员分组讨论、教师点评和学员撰写培训总结报告等多种方式开展,旨在促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相关领域的科研机构进一步开展合作交流,分享昆明植物所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相关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丰富科研技术成果和积累,以及公众保护意识提升展示等能力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协助发展中国家培养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领域科技人才。
(责任编辑:李雪)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