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工作进展
近日,原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党委书记鲜春的家属将扦插成活的一株百兼榕(Ficus cornelisiana)幼株亲手交给昆明植物园的工作人员,希望能栽种在昆明植物园的扶荔宫温室内,进行保育与科学研究。 据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百兼榕最早由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著名植物学家、原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所长吴征镒和鲜春书记在越南考察时发现,并在野外采集到2株小苗,1株交由其他单位种植,1株由鲜春栽植于自家的庭院内。在2006年前后,鲜春家属将自家院内栽植的百兼榕苗木(高5米左右、地径约15公分)送给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并种植于昆明分部的院内。2014年经杨大荣研究员、彭艳琼研究员等研究发现,百兼榕为从未发表过的榕属新种,遂命名为Ficus cornelisiana后发表在分类期刊Blumea上。后来,昆明植物园扶荔宫管理团队查阅了相关信息后发现,该种发表后一直无正式中文名,为纪念发现人与采集人吴征镒先生,遂取名为百兼榕(吴征镒先生字百兼),以纪念吴征镒先生为植物科学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2017年,昆明植物园扶荔宫管理团队到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分部实地调查,发现百兼榕长势越来越弱,一到冬天,地上部分几乎全部枯死,每年春天后才发长出新枝和新叶。为了保护这颗极具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百兼榕,昆明植物园扶荔宫管理团队先后3次采集枝条20余枝(因长势不佳,采集的枝条极其有限)进行扦插繁殖,都没有成功。此次鲜春家属交给昆明植物园的百兼榕也是扦插了30 余个枝条后仅成活的一株。 据了解,现在在越南已很难找到百兼榕的踪迹,目前在中国有迹可循的引种记录仅剩下版纳植物园昆明分部的一株和扦插成活的这一株。昆明植物园扶荔宫的工作人员在收到百兼榕扦插苗后立即进行了妥善处理,相信通过合理的保育和管理措施,这株百兼榕必将在扶荔宫内生根、繁殖。
百兼榕发表在Blumea期刊上的图片
鲜春家属亲手将百兼榕幼株交给昆明植物园工作人员 (责任编辑:李雪)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