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进展
left
新闻动态
工作进展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腾冲分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及野生植物调查监测培训班”在昆明植物园成功举办

文章来源:昆明植物园  |  发布时间:2019-09-29  |  作者:杨佳俊,刀志灵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2019922日—26日,应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腾冲分局(简称:腾冲分局)的要求,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卫邦研究团队为腾冲分局的技术与管理人员成功举办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及野生植物调查监测”培训班。 

 

培训班合影

  高黎贡山是云南最大的保护区,中国常绿阔叶林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有“世界物种基因库”、“世界自然博物馆”、“东亚植物区系的摇篮”等美誉。但人类活动(放牧、种植经济作物等)的干扰导致很多物种的栖息地遭到破坏,自然状态下种群的繁衍更新受到威胁,趋于濒危甚至面临灭绝的风险。对此,根据当地保护区管理部门的需求,研究组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研究与保护、植物分类学基础及植物识别,高黎贡山南段植物多样性、极小种群植物调查规范和保护区野生植物监测等相关培训课程。 

  孙卫邦研究员首先为保护区工作人员阐述了物种水平需要优先开展拯救保护的植物及其重要意义,包括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一批)、按IUCN标准评估的受威胁植物(极度濒危、濒危、易危)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在此基础上系统介绍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科学定义、内涵和外延,国家和云南省政府部门有关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的重要规划、相关政策、研究保护进展以及目前所面临的机遇、挑战等,并通过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漾濞槭和华盖木拯救保护案例分析,详细介绍科学拯救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途径、技术和方法。刀志灵副研究员以自己在高黎贡山数十年的考察经历,为大家深入浅出地讲述高黎贡山南段地区生物多样性特点及保护区野生植物监测的相关内容;杨静博士探讨了如何在拍摄中抓住更多的植物识别特征,并利用Biotracks、中国植物志和中国植物图像数据库等信息手段,学习植物识别和定位;蔡磊博士就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野外调查的规范、方法、工具使用进行了详细讲解并进行实际操作示范;郭世伟老师则以专业的语言系统讲述了植物分类学的基础知识。 

 

 

授课现场

  腾冲管护分局一行9人在段绍忠副局长的带领下认真记录了几位老师的授课内容,并共同就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室内授课后,参加培训的人员还到昆明植物园开展了调查方法和标本制作实践,并到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专类园、扶荔宫温室群等园区进行活植物识别知识培训。 

  腾冲管护分局的工作人员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培训让他们进一步掌握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研究与保护的相关知识,意识到抢救性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迫切性,受益匪浅,不虚此行。但同时也感慨培训时间太短,需要学习的知识太多,期待更多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机会。 

 

授课实践

  这次培训会的顺利举办,为加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调查、监测工作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也为进一步开发保护区特有的珍稀植物的保护、宣传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李雪)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