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进展
left
新闻动态
工作进展

走进西部营,体验“微”科研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8-01  |  作者:杨梅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2018731日,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参与实施的2018青少年高校科学营 (西部营)科研探究课题在昆明植物所内启动,来自云南、广西、贵州的31名营员们和3名带队老师参与了该次科学探究课题。 

  昆明植物所组织实施的三个探究课题分别为:药学学科方向的“不同植物抗氧化及抗凝血活性评价及活性成分追踪”,植物学学科方向的“不同小蚂蚁如何担当百部种子的搬运工?”和“植物克隆——金线莲组织培养”。

  药学探究课题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凌、白雪、董泽军、鞠鹏老师的带领下开展。营员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共同探究不同植物以及同一植物不同组分间抗氧化活性差异的原因。在老师们的耐心指导下,营员们亲自动手进行植物样品的制备,活性测试以及活性物质追踪,从中感受植物化学中的独特魅力。 

不同植物抗氧化及抗凝血活性评价及活性成分追踪课题现场 

  在“不同小蚂蚁如何担当百部种子的搬运工?”探究课题中,营员们在昆明植物所昆明植物园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重点实验室陈高老师、昆明植物园科普办公室梁萌萌、陈智发老师的带领下,认识了大百部的形态特征和与小蚂蚁间互惠互利的智慧关系。在植物标本采集过程中,营员们合理分工,互帮互助,体现了很强的团队意识,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参与者们对自然界中生物间生存策略的关注和兴趣。 

  植物标本制作 

  在“植物克隆——金线莲组织培养”探究课题中,营员们在昆明植物所昆明植物园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离体繁育实验室罗桂芬、科普讲解员陶恋老师的带领下,了解了植物的“克隆”知识,通过该探究课题,老师们揭开了无菌植物快速“克隆”的神秘面纱。让营员们了解了植物组织培养的一些基本知识:什么种类的植物才有组织培养价值?植物什么部位可以作为培养材料?培养基是如何配制的?组培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从一个幼芽到一棵植株的组培程序是怎样的? 

  金线莲组织培养 

  最后,营员们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完成了该次探究课题,并且将实验成果共享,撰写成科学实验报告。在整个参与过程中,同学们了解了科学研究的过程,提高了自身的动手能力,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了简单的科学问题,体会到了科研的乐趣。 

  据了解,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共同主办,目的是促进高中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育人,为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服务。2018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以常规营、专题营和西部营的模式组织。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高校科学营承办单位已达68个, 随着科学营规模不断扩大,参与人数不断增多,活动品质不断提升,让青年学子们在学习和实践中,选择了最热爱的专业方向,发现了更清晰的人生道路,让内心的选择成为追逐的理想,让科技梦、青春梦与中国梦在时代的波涛中不断前行。 

  2018年高校科学营活动已全面启动,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共有11000名高中学生走进68个分营体验大学生活,聆听名师讲座,感受科技魅力。 

  本次西部营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承办,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动物研究所协办,活动将持续到82号。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