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工作进展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持,来自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和部分地方研究所、高等院校等25个单位149位植物分类学工作者参加编研的《中国维管植物科属词典》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长期以来,《中国植物志》等志书、图鉴和词典为中国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科学基础。这些志书和词典的系统排列大多参考了分子系统学兴起之前的分类系统,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按秦仁昌(1978)系统,裸子植物按郑万钧等(1975)系统,被子植物为恩格勒系统(Engler,1936)或哈钦松系统(Hutchinson,1924-1936)。 “Flora of China”后期出版的科属范畴和排列参考了分子系统学的部分研究结果。总体而言,近20余年来分子系统学、分子地理学和DNA条形码的研究成果并未能较全面地反映到中国维管植物志书的分类系统中。 2012年根据中国科学院总体规划的要求,在中科院“依托大科学装置开放研究”项目、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和昆明植物研究所“135”计划等的支持下,昆明植物研究所推动了新一代植物志iFlora研究计划的实施,并集成传统形态学、地理学和现代分子系统学研究成果,开展了《中国维管植物科属词典》和《中国维管植物科属志》编研工作。《中国维管植物科属词典》于2018年1月先期出版。 《中国维管植物科属词典》以被子植物APG系统为主要框架,结合 “Flora of China” 和分子系统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石松类和蕨类以Christenhusz等(2011)的线性系统和最近的PPG I系统为依据,较为全面地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分子系统学和分子地理学研究的进展。该书记录中国维管植物314科3246属,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39科162属,裸子植物10科44属,被子植物265科3040属。对于重新界定和新建立的科属,以及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科属的分布区类型则根据分布区类型的划分标准进行了划定。列出了中国维管植物科属名录、汉拉科属名称对照表,以及与“Flora of China”在科属水平上的变动情况。对栽培属的收录进行了校正,仅部分归化、逸为野生的或广泛栽培的属被收录,列出其他不常见的栽培属或未归化属。 在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植物分类学作为研究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的基础学科,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并呈现在一个崭新的平台之上。该书的出版以期为生物进化、物种起源等科学问题的研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以及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做出贡献。 据悉,《中国维管植物科属词典》编委会组成人员:主编李德铢,副主编陈之端、王红、路安民。编委王红、王玉金、王青锋、王瑞江、卢金梅、伊廷双、向春雷、李捷、李嵘、李德铢、杨永、何兴金、张书东、陈之端、陈文俐、杭悦宇、郁文彬、金效华、高连明、傅承新、路安民(按笔画排序)。助编骆洋、郁文彬。
《中国维管植物科属词典》封面 (责任编辑:李雪)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