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工作进展
2017年4月17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系成分的复杂性及其形成机制”2016年度研究进展学术交流会议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召开。该重大项目由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牵头,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四川大学一起承担。该项目围绕对中国-喜马拉雅地区复杂多样的植物区系成分的来源、现代空间格局分布、物种分化中心形成和物种进化的驱动力等方面的研究,揭示该地区区系成分复杂性的形成原因和机制,为植物物种的形成、进化、灭绝、传播和适应机制等生物进化的重大理论问题奠定基础的核心科学问题和目标,三个主要研究内容为:1)重要植物区系成分的来源和演变;2)植物区系分化中心的形成和散布机制;3)新种系形成及适应生存机制。 会议邀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一处副处长兼植物学项目主任薛岚、云南省科技厅王学勤副厅长、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娄治平研究员到会指导。会议还邀请并成立了由陈宜瑜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对项目进展进行了审核评议。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陈纪军研究员代表研究所致欢迎辞,王学勤副厅长和薛岚主任分别代表云南省科技厅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致辞。项目课题负责人孙航研究员、陈之端研究员、刘建全教授分别汇报了项目整体及三个课题一年多来的研究进展及亮点工作。此外,针对具体的研究工作,项目组骨干成员还作了“捉鬼-中华山蓼的异源多倍化起源研究”、“中国-喜马拉雅地区植物地理分区研究”、“高山栎分布格局的形成演变及其对喜马拉雅-横断山隆升的响应”学术报告。 在评议和交流过程中,专家组充分肯定了项目团队一年来取得的各项研究成果和进展。专家组一致认为中国-喜马拉雅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球历史、地质环境和复杂的气候条件而成为世界上十分独特的一个自然地理单元,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可从时空进化上揭示北半球植物区系形成演变的关键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该项目从植物区系成分入手,整合分子系统发育、生物地理、古植物、生命之树和基因组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紧紧围绕区系成分的复杂性及其形成演变过程和机制科学问题,从时间、空间和发生多尺度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对于理解植物多样性的起源演化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组严格按照计划任务书执行,迄今已在Molecular Ecology、Cladistics、Journal of Biogeography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47篇,其中SCI论文39篇,JCR前15%期刊论文15篇;第一标注论文22篇(占总论文数的46.8%),出版相关研究成果期刊专辑3期。专家组认为,项目组整合多层面、多维度和多尺度,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手段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课题组之间紧密合作、国际交流成效显著,各项工作均按照研究计划有序进行,并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达到预期阶段性目标,专家组一致通过该项目年度评议。 重大项目主要瞄准国家目标,把握世界科学前沿,根据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重点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学问题,组织学科交叉研究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提升源头创新能力。植物区系地理学是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传统优势和最具特色的学科之一。迄今,昆明植物所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且两个重大项目均以植物区系为研究核心。上一个重大项目是1990-1995年期间,由吴征镒院士主持的“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研究”,以独创的研究理论、方法和思想,对我国植物区系分布区类型、组成和区系区划分析,摸清了中国植物家底,创新了“东亚植物区系”等重要学术理论,推动我国植物区系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项目则进一步聚焦于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系上,通过“区域-类群-种系”多尺度,“时间-空间”相结合,同时整合生命之树、分子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等多学科先进方法技术开展区系来源、成分的复杂性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 座谈会现场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