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头条新闻
left
新闻动态
头条新闻

全球首个植物学专项奖“吴征镒植物学奖”在深圳颁奖

文章来源:综合办公室  |  发布时间:2017-07-26  |  作者:杨云珊、李雪、朱卫东等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2017725日中午,吴征镒植物学奖颁奖仪式在深圳会展中心牡丹厅举行。许智宏、武维华、孙汉董、洪德元、陈晓亚、杨焕明、庄文颖、曹晓风等院士,以及Peter Raven、Stephen Blackmore等知名国外学者、国内学界同仁和新闻媒体记者等200余人参加了颁奖仪式。颁奖仪式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云南吴征镒科学基金会理事长杨永平主持。 

 

杨永平主持颁奖仪式

  在颁奖仪式上,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孙航致欢迎辞,并介绍吴征镒植物学奖设立背景和首届获奖名单评选过程。许智宏院士为2017年吴征镒植物学奖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洪德元院士颁发获奖证书,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中科院昆明分院院长李德铢和云南吴征镒科学基金会副理事长杨祝良为2017年吴征镒植物学奖青年创新奖获奖人高连明研究员和孔宏智研究员颁发获奖证书。洪德元、高连明和孔宏智分别发表获奖感言。 

 

孙航代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致辞

“吴征镒植物学奖”杰出贡献奖颁奖

“吴征镒植物学奖”青年创新奖颁奖

 

  据了解,吴征镒植物学奖是全球首个植物学专项奖励,由中国植物学会与云南吴征镒科学基金会于2016712日联合设立,2017年为该奖项首届颁奖年。此前的2017627日,吴征镒植物学奖评奖委员会评选出了获奖者。 

  云南吴征镒科学基金会成立于2015617日,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吴征镒家人联合发起。基金会宗旨为发扬吴征镒严谨治学、无私奉献和执着追索的科学精神,奖励为发展中国植物科学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植物学科技工作者,激励植物学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新贡献。 

  吴征镒植物学奖聚焦云南吴征镒科学基金会宗旨,旨在弘扬吴征镒先生严谨治学,执着追索的科学精神,奖励在植物学基础研究、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保育及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重要科研成果的植物学科技工作者。该奖项采用提名制,每届评奖年的331日以前完成提名推荐工作,46月由评奖委员会组织评奖,6月底以前评选出获奖者。吴征镒植物学奖设杰出贡献奖1名,奖金50万元人民币,青年创新奖2名,奖金各20万元人民币。奖金由国内知名护肤品牌植物医生”(DR PLANT所属北京明弘科贸有限责任公司慷慨捐赠。 

    

  2017年吴征镒植物学奖杰出贡献奖获得者: 

 

  洪德元,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植物分类与进化研究。 

  他采用多学科手段对两个类群进行综合研究,取得了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成果。其对芍药属(科)的专著研究有重要国际影响。在对该属的整个分布区进行广泛的野外考察和取样,并在65个标本馆观察所有标本后,对性状进行深入研究和统计学分析,对全属进行了分类修订,在英国出版专著系列《Peonies of the World: Polymorphism and diversity》。随后利用最先进的转录组技术获取25个单拷贝核基因,揭示了所有9种牡丹真实的系统发生关系,并进一步发现,号称“国色天香”的栽培牡丹原来是中原地区5个野生物种杂交产生的,揭示了栽培物种形成的一种新途径。这一研究结果在国际上反响很大。 

  他对桔梗科系统学研究有多个重要发现,创立了桔梗科新的分类系统。对党参属及其周围类群的形态、花粉、染色体等进行了深入观察,利用多种手段综合分析了系统发生,发现4个新属,恢复一个属,归并两个属,创立了桔梗科(狭义)新的分类系统。“A Monograph of Codonopsis and Allied Genera”由Academic Press 和科学出版社联合出版。

  他在完成《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两大项目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植物志》中主持桔梗科(73<2>)和鸭跖草科(13卷)的编研,并参与玄参科(67<2>)的编研。在“Flora of China”中担任副主编,协助主编吴征镒主持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联合主持基金委三志重大项目,圆满完成了这一世界最大的英文版植物志,他还在其中完成了13个科的编研。他还与爱丁堡皇家植物园主任联合主编了“Plants of China, A Companion of the Flora of China” 

  他发起并主持的《泛喜马拉雅植物志》(Flora of Pan-Himalaya)体现了中国植物分类学的水平和国际地位。泛喜马拉雅地区包括7个国家,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具特色的自然地理区。2011年正式启动,已经组成了国内97位,国外包括英、美、日等1420位的强大作者队伍。这部植物志的特点是把植物志的传统内容与生物学的最新发展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对域内各个类群进行分类修订,并有标本引证、模式标本指定和分布地图,具有专著性质。洪德元完成的第一本(47卷)出版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他编著了世界上第一部《植物细胞分类学》。此书综合了大量文献和自己的研究成果,对推动我国系统和进化植物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此外,他还为培养、稳定和发展中国植物分类学队伍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2017年吴征镒植物学奖青年创新奖获得者(2名):

 

   高连明,博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植物DNA 条形码、谱系地理学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研究。 

  他系统开展了红豆杉属物种的谱系地理学和保护遗传学研究。通过对须弥红豆杉复合群的谱系地理学研究,发现该复合群包括了7个不同的谱系,且具有强烈的谱系地理结构,提出了高山和峡谷等景观效应导致该复合群谱系分化的观点。将居群遗传学、谱系地理学和生态位模拟等方法运用到喜马拉雅红豆杉的居群历史和物种形成研究中,发现该种包括两个明显不同的谱系,提出了横断山隆升和亚洲夏季风加强导致两个谱系生态物种形成的观点,澄清了两个谱系不同的居群动态历史和现代地理分布格局的成因,为喜马拉雅—横断山区物种的形成提供了新案例。基于样带调查、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生态位模拟与预测等方法研究中国-喜马拉雅地区红豆杉属植物的保护遗传学,发现红豆杉植物自然更新弱,且遗传多样性低,据此提出了科学的保护对策。将DNA条形码、标本统计分析等融入综合分类学的研究思路用于红豆杉属和杜鹃属的分类学研究,澄清了分类学疑难问题,并发表红豆杉属和杜鹃属新种2个。参与和推动了植物DNA条形码研究的合作,共同提出种子植物核心条形码新标准,推荐了裸子植物matKITS2的高通用性引物组合,并结合研究实践,编制了植物DNA条形码研究技术规范,推动了我国植物DNA条形码研究的发展。

 

   孔宏智,博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花的发育与进化、基因、基因家族和调控网络的进化及植物系统学和分子生物地理学研究。 

  他主要从事植物系统学和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研究。主要成绩包括:1)完成了金粟兰属植物的世界性分类修订,澄清了金粟兰科各属、种的界限和关系;2)建立了SKP1MADSbox等基因家族进化的基本框架,鉴定出几次与植物大类群起源有关的基因重复事件;3)揭示了花器官身份决定程序在被子植物起源前后的异同,提出了一个可验证的、与花起源分子机制有关的假说;4)揭示了MADS-boxF-box类基因功能分化的模式,发现非外显子序列的外显子化和外显子序列的假外显子化是重复基因结构和功能分化的重要原因;5)揭示了基因外显子-内含子结构分化的普遍性、主要机制及其相对贡献,总结和探讨了导致新基因和新基因功能产生的原因和机制;6)揭示了拟南芥中AP1CAL基因表达分化的机制和模式,鉴定出一系列重要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发现重复基因的表达分化是个高度动态的过程;7)把毛茛科一些植物发展成了模式,启动了“花和花瓣形态和结构多样化的分子机制”和“新性状起源的分子机制和叠加效应”等方面的探索性研究;8)揭示了毛茛科中花瓣多次丢失与APETALA3-3AP3-3)基因“不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发现了导致该基因“不表达”及花瓣丢失的多种机制;9)揭示了花器官身份决定程序的可塑性和花器官在螺旋状排列时数目不固定的原因,澄清了长期以来颇有争议的A 功能基因和花器官瓣化的分子机制问题;10)建立了世界上唯一一个“减数分裂数据库”(即MeioBase),促进了相关领域的研究。

 

 

(编辑:朱卫东,图片及获奖者介绍由云南吴征镒科学基金会提供)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