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近日,吴翠芬高级工程师主编的《漕涧林场林区植物图鉴》一书由云南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系统整理漕涧林场林区当地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精美图片等相关资料,撰写了第一卷,一共涉及114科263属452种植物,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实用性、科学性和科普性。 漕涧林场林区管理面积32.3万亩,位于大理州云龙县境内,地处横断山脉南缘的澜沧江与怒江流域之间的高山峡谷地带,是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西南山地的组成部分。林区不但分布有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K.Fu)、长喙厚朴(Magnolia rostrata W.W.Smith.)、云南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yunnanensis Hu)、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 Oliv.)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还有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L.)、槭属(Acer L.)、滇藏木兰(Magnolia campbellii (Hook. f. et Thoms.) D. L. Fu)、黄花独蒜兰(Pleione forrestii Schltr.)等著名观赏植物,以及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云南黄连(Coptis teeta Wall.)、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inn)、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等重要药用植物资源。 长期以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重点实验室与漕涧林场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自2008年以来,在孙卫邦研究员带领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多次在志本山区展开了木本植物多样性的评估和保护工作,与漕涧林场的职工一起跋山涉水,在林区进行植物资源的调查,并共建了“云南滇西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近地-迁地保护试验示范研究基地”。在昆明植物园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重点实验室筹建期间,双方的合作更进一步,共同开展了漾濞槭(Acer yangbiense Y. S. Chen et Q. E. Yang)的近地保护工作、黄花独蒜兰(Pleione forrestii Schltr.)和红萼杜鹃(Rhododendron meddianum Forrest)的就地保护工作。而近地保护的漾濞槭种群于本年度开花,标志着该物种在漕涧林场的近地保护工作取得初步成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无疑,对包括国有林场林区在内的自然资源、特别是丰富植物资源的科学认识和有效管护,不但是支撑区域性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体现。同时,让社会大众共同认识、保护和利用林区丰富的植物资源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最具体的工作之一。该图鉴历经2年编撰而成,为滇西北志本山区植物收集保育和鉴赏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可供植物引种驯化专业研究人员、相关大中专院校教师和学生、园林园艺工作者、花卉生产实体和苗圃从业人员,以及广大植物爱好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雪)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