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left
新闻动态
科研进展

《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秋海棠科》正式出版

文章来源:资源室、昆明植物园  |  发布时间:2020-09-27  |  作者:李爱荣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主编的《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秋海棠科》一书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持的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植物园迁地栽培志编撰”项目的又一科研成果。本卷由李爱荣、李景秀和崔卫华任主编,管开云研究员任主审,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上海辰山植物园、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和深圳仙湖植物园的多名科研人员参与撰写。 

 

  2015年,昆明植物所受华南植物园邀请,参加黄宏文研究员主持的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植物园迁地栽培植物志编撰”。该项目针对我国迁地保育的植物长期缺乏数据整理和编目研究等问题,组织国内相关单位全面整理迁地栽培植物的基础数据资料,特别对保育条件下植株形态、物候信息、资源现状、用途评价和栽培要领等进行系统梳理,以建设专科、专属、专类植物类群的规范数据库,为相关植物类群的基础生物学研究提供图文数据,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理论和技术参考。自2016年初开始,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为编写主力,以昆明植物研究所温室秋海棠栽培形态特征、引种信息和物候记录等为主体,结合上海辰山植物园、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提供的部分秋海棠的引种和物候信息,于20187月完成文字描述。后经编研团队数次查漏补缺、审核校对之后交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

  该书记述了173种秋海棠属植物的自然分布、鉴别特征、迁地栽培形态特征、受威胁状况评价、引种信息、物候、迁地栽培要点、主要用途等种质资源及迁地保育基础数据信息,并附迁地栽培生长发育各阶段形态特征照片,图文并茂;以总论概述秋海棠属植物分类分布及资源现状、引种栽培历史、繁殖和栽培技术要点,以及杂交育种和新品种培育等。该书旨在为秋海棠属植物收集保育和鉴赏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可供植物引种驯化专业研究人员、相关大中专院校教师和学生、园林园艺工作者、花卉生产实体和苗圃从业人员,以及广大植物爱好者参考。 

  秋海棠科(Begoniaceae)植物是重要的花卉资源植物,仅包含两个属。除分布于美国夏威夷群岛的单种属Hillebrandia Oliv.外,秋海棠科其余种类均属于秋海棠属(Begonia Linn.)秋海棠属是全世界显花植物中的第六大属,全世界1900余种,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种类在温带地区也有分布。中国是秋海棠属植物自然分布较丰富的国家之一,已报道种类224种,尚不断有新种发表。我国秋海棠属植物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尤以云南东南部和广西西部种类最为丰富。 

  秋海棠属植物在生长习性、毛被、叶形花色及果实形态等方面表现出极高的多样性,是研究植物形态多样性分化的理想材料。该属植物花朵艳丽,花形多姿,花色丰富;叶形千差万别,叶色丰富,斑纹多样、色彩华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一种优良的草本观赏花卉。此外,秋海棠部分种类可入药,或可食用,或作茶饮,并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 

  大多数国产秋海棠为中国特有种,许多种类分布狭域,仅在模式产地存在或仅有几个零星分布的小种群。因秋海棠野外生境遭到严重扰动和破坏,很多种类成为濒危或易危物种。对秋海棠的引种栽培和迁地保育成了保护野生种质资源的重要途径。与国外园艺观赏驱动下全民参与的引种和保育模式不同,我国目前引种保育秋海棠仍以科研单位或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为主,普通民众较少参与。 

  近些年来,随着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在秋海棠属植物迁地保育方面的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近10年来,国内多家植物园大力推进秋海棠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育工作,保育种类和规模大幅增长。至今,已有超过900个野生种(含亚种和变种)迁地保育于我国各植物园温室,几近全世界野生种类的一半;收集保存的国内外栽培品种超过800种,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秋海棠种质资源库,为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积累了宝贵的材料。 

  据悉,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自1950年开始引种栽培秋海棠,但初期收集和保存的种类和数量较少。1995年,管开云研究员成立秋海棠研究课题组,专门开展秋海棠属植物种质资源的野外调查研究和专类收集保育,先后在云南30 多个县()或地区,对秋海棠属植物进行了系统的地理分布和资源状况调查研究,以及迁地保育繁殖栽培材料的收集保育。此后进一步扩大考察和引种范围,对全国各地分布的秋海棠进行了引种。同时,根据不同种类、不同生长时期,因地制宜分别采集种子、幼苗、茎段或叶片等繁殖材料进行繁殖栽培和迁地保育。经过几代人近 30 年的努力积累,建成秋海棠种质资源收集保育温室2000m2,引种栽培秋海棠410种及品种。其中,以云南野生种为主的国内野生种168种,国外野生种和园艺品种 242 个。在收集保育秋海棠种质资源的同时,开展引种驯化生物学、繁殖生物学、遗传育种学、细胞生物学、孢粉学、种子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等基础研究,成为中国内地最大的集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为一体的秋海棠属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育基地。  

  由于多数秋海棠的迁地保育需在保持一定温湿度的温室环境下进行,温室保育存在保存空间有限、保存物种的遗传多样性不高、易受病虫危害或管理疏忽造成资源丧失、日常栽培养护成本高等问题。如何长期高效地保育这些来之不易的种质资源,仍是秋海棠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中的一道难题。在竭力保育秋海棠种质资源的同时,昆明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也越来越强烈地感到一种隐忧,担心高额的保育成本和传统保育工作的低效科研产出无法长期维系,担心几代人的心血一朝化为乌有、不留任何痕迹。于是,从2012年开始,在前期秋海棠保育资料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了昆明植物研究所秋海棠保育温室的数据记录和整理方案,多次从不同角度对温室保育的秋海棠种类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增加了物候信息的记录频次,加强了迁地保育条件下秋海棠形态特征照片的采集和补充。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秋海棠温室内景 

 

《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秋海棠科》编写团队 

(责任编辑:李雪)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