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left
新闻动态
科研进展

卵孢侧耳——164年后再露芳容

文章来源: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  发布时间:2016-07-13  |  作者:刘晓斌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侧耳属(Pleurotus)真菌多数物种都可食用,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部分物种特别是侧耳物种复合群(P. ostreatus species complex)在东亚地区广泛栽培,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近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研究人员在研究标本时,发现一种名叫卵孢侧耳 [Pleurotus placentodes (Berk.) Sacc.]的真菌。该种真菌早在1852年就被英国真菌学家M.J. Berkeley发现并作为蘑菇属(Agaricus)的一个新种发表,此后虽有人将该种转隶到侧耳属中或作为侧耳属其它物种的异名处理,但自该种发表以来的164年间,在世界上一直没有发现该种的新个体,因此,在世界上该种一直只有一号标本,即采集自印度锡金的模式标本。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员指导的博士生刘晓斌等人员发现,在我国西藏和云南海拔3000–4200 m的亚高山森林中有孢侧耳分布,并根据新近采集的标本对该种的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位置进行了深入研究,证明孢侧耳是一个形态特征明显的好种,是在东喜马拉雅-横断山地区经过长期演化出现的一个特有种,是侧耳物种复合群的基部分支,并不是其它物种的异名,研究成果刚发表于Phytotaxa上(http://dx.doi.org/10.11646/phytotaxa.267.2.6)。该研究获科技部973项目(2014CB138305资助。

卵孢侧耳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