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left
新闻动态
科研进展

昆明植物所利用气候数据等首次澄清了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及周边地区红豆杉的分类与分布

文章来源: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  发布时间:2012-10-11  |  作者:高连明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红豆杉属植物是重要的经济植物和提取抗癌药物“紫杉醇”的原料植物,由于过度的开采和商业开发,在过去几十年内约90%的野生资源在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Hindu Kush-Himalaya region)遭受到破坏,已成为该地区受威胁最大的物种之一。尽管不少研究试图澄清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红豆杉植物的物种数和确切的分布范围,但目前仍存在很大的争议。

最近,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德铢研究员和高连明副研究员指导的博士留学生Ram Poudel,在广泛取样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气候数据对该地区红豆杉属物种的分类和分布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采自46个居群和47份馆藏标本(共743个样本)27个形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及15个气候因的生态位模拟,以及ITS和trnL-F序列系统学分析,发现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及周边地区分布有三种红豆杉属植物。其中密叶红豆杉(Taxus contorta)分布于东阿富汗到尼泊尔中部,喜马拉雅红豆杉(T. wallichiana)从尼泊尔中部到中国西南部,南方红豆杉(T. mairei)分布于尼泊尔、不丹、缅甸、越南南部和中国南部,并且首次报道了曾认为中国特有种南方红豆杉在该地区的分布。该研究对该地区红豆杉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研究发现分布于该地区的三个红豆杉物种在遗传上差别明显,可利用几个形态性状的组合进行鉴定。此外,基于这三个物种生态位模拟分析,表明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的红豆杉属物种不仅在地理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它们在各自的生态位上也存在明显差异。通过本研究证明,在密集取样的基础上,结合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气候数据是解决分类学困难类群分类问题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已在线发表在国际主流期刊PLoS ONE 上。(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46873)
基于27个形态学性的PCA分析图
三个红豆杉物种的生态位模拟分析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