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left
新闻动态
科研进展

“云南特色杜鹃种质资源利用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文章来源:科技处  |  发布时间:2011-05-11  |  作者:马晓青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2011年5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云南远益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完成的“云南特色杜鹃种质资源利用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了由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组织和主持,邀请同行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的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目由昆明植物所张长芹研究员主持完成。

鉴定委员会的审阅了申报材料,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经质疑和充分讨论后,一致认为:

1、 收集并驯化栽培杜鹃花属种质资源246 种(品种),包括中国原产杜鹃花种类40% 以上、云南杜鹃花60%以上,建立了完善的种质评价技术体系,筛选优异种质169份和关键育种亲本46 份,为杜鹃花育种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2、建立了完善的杜鹃花杂交新品种选育和远缘杂交高效育种技术体系,提高结实率,缩短育种周期;建立芽变和实生苗筛选育种选育体系,培育出我国首批6个自主产权杜鹃花新品种,为中国杜鹃花育种提供了新方法。

3、发明杜鹃花漂浮法育苗技术,有效解决了微粒种子的均匀播种难题,从根本上避免了苗期土传病害的发生,减轻了不良环境对幼苗的影响;采用精准施肥、套盆埋地和杜鹃花大田栽培技术,使杜鹃花抽梢率由原来的每年抽梢一次提高到3次;创立了杜鹃花促成栽培技术,使马缨花的开花时间由9年缩短到4年,杜鹃花新品种的开花时间由原来的4-5年缩短到2-3年。

4、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制定了2项行业标准;发表论文27篇(其中SCI收录7篇),主编和参编专著3部。

5、利用项目技术生产优质种苗105万株(盆),示范推广540亩,企业应用后新增产值11000万元,新增利润 1504.2万元,新增税收687.1万元。生产的杜鹃花种苗占全国同类产品产值的10%,占云南省的90%,示范辐射效果明显,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有力地促进了云南花卉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

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组历经近20 年的系统研发,在云南特色杜鹃花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综合评价、挖掘优异种质和遗传资源、构建高效育种及配套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该成果创新性明显,推广应用前景广阔,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技术水平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组提供的鉴定材料齐全完整、数据可靠。一致同意通过成果鉴定。

鉴定委员会同时还建议项目组今年要加强对杜鹃花新品种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进一步扩大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