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传媒扫描
left
新闻动态
传媒扫描

【人民日报】听专家讲蘑菇的事儿 | 云南有200多种毒蘑菇,这些种类小心识别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6-27  |  作者: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编者按:随着雨季的到来,野生菌也已经大量上市,又到一年食菌季,本端邀请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专家进行野生菌食用知识科普,讲讲野生菌相关知识的那些事儿。

  第二期: 各式各样的毒蘑菇 

  在我国野生菌中,毒蘑菇有400多种,其中云南有200余种。根据中毒症状和毒素的化学结构,这些毒蘑菇可分为剧毒和有毒,包括: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横纹肌溶解型、胃肠炎症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光敏皮炎型、其他类型等。

  急性肝损害型:引起急性肝损害型的毒蘑菇主要是由含有鹅膏肽类毒素的一些种类所引起,包括鹅膏属、盔孢伞属、环柄菇属的一些种类。近80%的中毒死亡是由它们所引起。其中绝大多数为鹅膏菌属的剧毒种类所导致,误食后潜伏期长,具有假愈期,急性肝损害,并导致多器官衰竭,病死率高。

 

  急性肾衰竭型:急性肾衰竭型毒蘑菇中毒在我国主要由鹅膏菌属中的种类所引起,中毒特征表现为误食后具有8-12小时的潜伏期,肝功能中度受损,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功能损害。

 

拟卵盖鹅膏 

 

欧式鹅膏 

  横纹肌溶解型:横纹肌溶解型毒蘑菇中毒主要为亚稀褶红菇,在我国已导致数十人死亡。误食后发病快,在1小时内出现症状。开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现象,24小时后,出现全身乏力明显,肌肉痉挛性疼痛,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困难。血尿或血红蛋白尿,出现酱油色尿液。生化指标表现为肌酸激酶CK急剧上升,高的达到数万至十万单位以上。

 

 

  亚稀褶红菇,俗名火炭菌。 

 

  毒素为红菇素:环丙-2-烯羧酸,能引起横纹肌溶解,对小鼠的致死剂量为2.5mg/kg体重。 

  胃肠炎症型:引起胃肠道刺激和炎症的蘑菇很多,主要有网孢牛肝菌属、青褶伞属、类脐菇属、鳞伞属、枝瑚菌属、红菇属、硬皮马勃属、乳牛肝菌属、口蘑属和粉孢牛肝菌属等。

 

网孢牛肝菌 

 

苦味粉孢牛肝菌 

 

粉末牛肝菌 

 

有毒新牛肝菌 

 

毡盖美牛肝菌 

  神经精神型:引起神经精神型中毒的毒蘑菇种类较多,可分为四种亚型:(1) 含毒蕈碱种类导致的神经毒性;(2) 含异噁唑衍生物种类导致的神经毒性;(3) 含鹿花菌素的种类导致的癫痫性神经毒性;(4) 含裸盖菇素种类导致的致幻性神经毒性。

 

 

小豹斑鹅膏,俗名满天星。 

 

  中毒例证: 四川西昌某婚宴200余人中毒(2012.3.5) 中国疾控中心送检的牛肝菌样品 

 

  神经精神型 

  溶血型:赭鹿花菌、卷边桩菇生食或未完全煮熟可导致溶血型中毒。误食后症状出现快,一般30分钟至3小时内即出现恶心、呕吐、上腹痛和腹泻等肠胃症状。不久,溶血的发展导致尿液减少甚至无尿,尿液中出现血红蛋白以及贫血。溶血会导致包括急性肾衰竭、休克、急性呼吸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

 

各种有毒的毒鹿花菌 ,主要特征是外形呈脑状或有深皱纹,易与可食用的羊肚菌相混淆。 

 

 

 

 

  光敏皮炎型:叶状耳盘菌和污胶鼓菌。误食中毒后潜伏期较长,最快食后3小时发病,一般在1-2天内发病。表现为“日嗮伤”样红、肿、热、刺痒、灼痛。严重者皮肤出现颗粒状斑点,针剌般疼痛,发痒难忍,发病过程中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在日光下会加重。经4-5(15)天后好转。 

 

 

  叶状耳盘菌(上图),俗名 暗皮皿菌、毒木耳,易与木耳(下图)混淆。 

  主要鉴别特征:形如木耳,但在水中漂洗时,水变色。与鸡蛋炒时,蛋变黑。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2年6月18日)

  来源: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751685/6622722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