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传媒扫描
本报讯(记者 季征)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内的巧家五针松首次结实,这标志着该物种在昆明植物园的迁地保护初步成功。 巧家五针松为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又名“五针白皮松”,为1992年才发表的新种。该物种仅分布于昭通市巧家县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一条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坳中,现存野生个体仅34株,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为极度濒危物种,同时被国家和云南省列为优先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自1990年巧家五针松被发现以来,巧家县政府、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南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单位实施多个保护项目,共同对其进行了科学研究和抢救性保护。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巧家五针松野生个体已经全部编号,并进行了单株GPS定位,实现生长发育情况和植被群落长期监测;人工繁育幼苗累计5000余株。 据介绍,昆明植物园迁地保存巧家五针松50余株,2012年、2016年分两批定植于裸子植物园及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专类园。近年来,巧家五针松在园中适应良好,生长迅速。此次结实的植株为2009年播种、2012年定植的幼树,这是目前巧家五针松迁地保护种群结实的首次报道。 《云南日报》(2021年8月15日 第8版) 来源:https://yndaily.yunnan.cn/html/2021-08/15/content_1431592.htm?div=-1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