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传媒扫描
本报讯(记者 季征)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经典分类与植物多样性团队李嵘课题组通过区域野生被子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其系统发育关系研究,并融合历史生物地理学信息,揭示了云南被子植物区系的形成原因。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植物学主流期刊上。 植物区系是某一特定地区生长着的全部植物种类,它是人类衣、食、住、行的源泉,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植物区系研究在植物种类清查、生物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国民经济建设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主要对一个自然地理区域内所有植物的地理成分从科、属、种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并通过与其邻近地区的植物区系比较,确定该地区现代植物区系的性质和来源。近年来,植物系统学的发展及区域性生命之树的构建,为从进化历史角度开展植物区系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科研人员通过相关研究发现,在属种水平上,云南被子植物区系的系统发育多样性与分类群丰富度相关性较高,其中,滇西北植物区系具有丰富的温带植物谱系,该区域植物区系的形成以就地演化为主;滇南植物区系具有丰富的热带植物谱系,该地区植物区系的形成以迁移扩散为主。对此,科研人员提出,应针对不同进化过程的植物区系采取不同的保护策略,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 《云南日报》(2019年11月7日 第11版) 来源:http://yndaily.yunnan.cn/html/2019-11/07/content_1309422.htm?div=-1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