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传媒扫描
▲谭运洪(左三)和团队成员夜晚在野外科考
▲缅甸连药金牛 ■本报见习记者 高雅丽 刘如楠 植物在全球贸易和文明交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老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地间植物及其产品的交换,来自南亚和中亚的胡椒、亚麻、葡萄和石榴等植物在我国已是家喻户晓。 然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沿线国家的植物多样性保护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这些国家涵盖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的大部分地区,尽管植物物种丰富,但在经济发展面前,生态保护显得非常脆弱。 近日,《植物多样性》(Plant Diversity)发表专刊,重点报道了“一带一路”上相当丰富的植物多样性,以及部分区域研究相对薄弱的基本状况及进展。 “专刊关注三个主要问题,即植物多样性调查、植物进化和保护,以及植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旨在开启和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植物多样性的科学调查、研究和保护。”《植物多样性》主编、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周浙昆告诉《中国科学报》。 数据匮乏 研究滞后 保护刻不容缓 据今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最新统计,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当前,如何保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并处理好“一带一路”倡议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已经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的工作重点之一。 但是,目前学术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物多样性本底数据、重点保护和濒危生物类群、保护现状、所在国的政策法规等不甚清楚。与此同时,从《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发布的世界生物多样性国家报告看,由于资金、人才、科研条件缺乏等原因,目前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物多样性基础数据匮乏、科学研究滞后,保护工作不尽如人意。 周浙昆说:“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要坚持保护先行,这些国家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状况和其他国家地区相比很薄弱,资料也相对欠缺。我们希望利用这个专刊,把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物多样性的科学家动员起来,让大家了解更多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状况、编目信息等。” 据周浙昆介绍,在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的资助下,2018年9月9日至9月22日期间,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和中科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承办了“‘一带一路’植物多样性与保护国际培训班”,并在培训班的基础上组织和筹备了专刊的出版,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杨永平、杨雪飞担任专刊客座主编。 厘清植物多样性清单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政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合作给予了大力支持。专刊发表的7篇论文,主要关注目前调查较少地区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如缅甸、约旦沙漠、东非、喜马拉雅山和中亚。 “缅甸是中南半岛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但由于政治经济原因,植物研究处于比较欠缺的状况。缅甸的生物多样性全球排名靠前,然而森林资源的丧失排在全球第三位。”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副研究员谭运洪表示。 谭运洪是专刊论文作者之一,他的论文报道了1个缅甸植物新记录科多香木科、穗花杉属等13个缅甸新记录属和5个新种。事实上,缅甸北部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热点之一,但那里人迹罕至,战乱不断,开展植物多样性研究并不容易。 从2014年开始,谭运洪和研究团队开始重点关注缅甸植物多样性问题。“植物鉴定最重要的就是花和果,采集的时候必须采全。缅甸雨季漫长,那个时候几乎没法工作,因此发现一个新种,需要长期积累。”谭运洪告诉《中国科学报》。 作为期刊主编,周浙昆对这篇文章给予高度评价,“作者能将自己呕心沥血之作投给我们,透着对《植物多样性》的信任和尊重。谭运洪在缅甸做了很多年的工作。这些新分类群的发现和报道,丰富和改变了人们对缅甸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对这一地区乃至全球植物多样性保护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专刊还重新评估了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干城章嘉山的植物多样性信息,提供了尼泊尔特有开花植物多样性和分布模式概要。当前尼泊尔特有的有花植物有312种,隶属于46科126属,最高特有种出现在海拔3800米到4200米之间。 此外,论文作者Kherissat和Al-Esawi对约旦东北部沙漠进行了首次植物多样性编目的研究,编制了由138属35科206种植物组成的植物多样性列表,菊科、十字花科、豆科、紫草科、石竹科和禾本科占该区域总植物科的60%。 重视植物可持续利用 药用植物在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不少人会使用含有药用植物的产品来治疗疾病。在专刊中,印度理工学院生物科学与生物工程系Basak等人重点关注了药用植物原料药掺假这一全球性问题。他们开发了一种快速分子诊断方法,对8个质体基因座进行了鉴定,可以有效鉴别山柰属植物及掺假品。 专刊还关注了降雨和放牧对草本植物群落的影响。科研人员通过监测放牧活动和操纵两年来肯尼亚兰布草原的降雨量,发现放牧抑制了草本植物群落的优势种,会使植物多样性提高。而当这些放牧的草原区降雨量减少时,植物多样性会降低。 “很多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国家,它们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经济发展程度并不匹配。在我看来,生物多样性保护是自上而下的,百姓吃不饱饭还来做保护,这是不现实的。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做得很好。”谭运洪说。 在周浙昆看来,做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植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首先需要了解这些国家植物的基本状况,之后要重点开展保护工作,服务于国家需求和战略发展需要。 《中国科学报》(2019年8月27日 第7版) 来源: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8/349056.shtm?from=timeline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