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传媒扫描
left
新闻动态
传媒扫描

【都市时报】云南已有441种4变种外来入侵物种

文章来源:都市时报  |  发布时间:2019-05-23  |  作者:李瑞莹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凤眼蓝(水葫芦)   本版图片网络截图 

 

小龙虾 

 

紫茎泽兰 

 

美洲大蠊 

 

西番莲 

  ■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李瑞莹

  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昨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组织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开展了云南省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研究和编目工作,并对外发布了《云南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2019版)》(以下简称《名录》)。《名录》共收录云南境内的外来入侵物种441种及4个变种。其中,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影响程度较大的有115种。

  云南是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重灾区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高正文介绍,此次发布的《名录》是在《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2017版)》的基础上,以云南省分布的外来入侵植物、动物为对象,通过现有资料和数据的整合,补充近年来的野外调查结果,建立云南省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采用综合分析和专家审定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整理和编研了《名录》。此外,《名录》也是国内首个省级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也为我国其他区域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的编研提供经验和借鉴。

  “本次发布的《名录》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准确、最权威反映云南外来入侵物种基础性研究的成果。为今后开展外来入侵物种宣传和教育、监测及预警、研究与防治等相关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加强云南省生物安全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正文说。

  高正文表示,外来物种主要通过自然扩散、无意引入、有意引入3种途径入侵。目前,云南已经成为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重灾区,有必要系统评估全省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及其危害,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孙航介绍,《名录》收录了云南省境内发现的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昆虫、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等种群的外来入侵物种共计441种及4变种。相比《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1—4批)记载的云南外来入侵物种71种来说,数量大幅增长。

  水葫芦、仙人掌、西番莲

  等物种“榜上有名”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孙航介绍,所有入侵物种可划分为恶性入侵类、严重入侵类、局部入侵类、一般入侵类和有待观察类5类。恶性入侵类是指在省级层面上已经对经济和生态效益造成巨大损失和严重影响,如紫茎泽兰、小管福寿螺;严重入侵类是指在省级层面上对经济和生态效益造成较大的损失与影响,如牛膝菊、美洲大蠊;局部入侵类是指没有造成省级层面上大规模危害,如粉绿狐尾藻;一般入侵类是指生物学特性已经确定其危害性不明显,并且难以形成新的发展趋势的入侵生物,如欧洲千里光;有待观察类是指目前没有达到入侵的级别,尚处于归化状态,或了解不详细而目前无法确定未来发展趋势的物种,如珊瑚樱。“目前常用的防治外来入侵物种的方式主要有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等,人工防治依靠人力或者机械设备进行清除,化学防治则是用化学除草剂防除。此外,也可通过生物或天敌防治,利用致病微生物等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群密度,也可以通过综合治理,结合单向技术发挥各自优势。”

  《名录》内容显示,在441种4变种入侵物种中,包括植物321种4变种、动物120种。其中恶性入侵类33种、严重入侵类82种、局部入侵类99种2变种、一般入侵类68种、有待观察类159种2变种。市民常见甚至吃过的水葫芦、仙人掌、小龙虾、西番莲等均“榜上有名”。

  孙航表示,《名录》除了对云南省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现状进行评述外,还提出了相应防控方法及潜在的应用建议,将推动云南省生物多样性检测、资源调查与合理利用,以及为政府部门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决策和管理等方面提供科学支撑。

  发现放生外来物种

  可向环境部门报告

  在日常生活中,几乎处处能见到外来入侵物种。此次《名录》发布后,市民可通过省生态环境厅官方网站,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研究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官方网站等查询、鉴别外来入侵物种。

  “如果市民发现有疑似的外来入侵物种,也应向当地的林业、农业、生态环境等部门报告,由相关部门组织现场勘察、采取相应防控措施。”孙航介绍。

  高正文表示,在民间常常有民众组织一些野外放生活动,对此,云南省有相关规定,明令禁止扩散、放生或丢弃外来物种,如果发现类似情况,市民可向相关生态环境部门报告。

  ★名词解释

  外来入侵物种

  是指在当地的自然或者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可能或已经对生态环境、生产、生活造成明显损害或产生不利影响的物种。

  紫茎泽兰

  原产美洲的墨西哥至哥斯达黎加一带,大约20世纪40年代紫茎泽兰由中缅边境传入中国云南南部,现云南80%面积的土地都有紫茎泽兰分布。

  据估计,紫茎泽兰对中国畜牧业和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的损失分别为9.89和26.25亿元/公顷,在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名列第一位。

  紫茎泽兰破坏牧草、侵占草场,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竞争排挤和取代当地植物而很快形成单种优势群落,造成生物多样性不可逆转性的降低,危及当地物种的生存,甚至导致当地物种、特别是珍贵植物资源的濒危或灭绝;阻碍交通、堵塞水渠;严重影响人、畜健康,紫茎泽兰植株内含有芳香和辛辣的化学物质和一些尚不清楚的有毒物质,其花粉能引起人畜过敏性疾病,会引起马患气喘病,往往有家畜因误食引起中毒或死亡的事件发生;如果用紫茎泽兰植株来垫厩,还会引起牛马烂蹄。

  防治方式

  人工防治

  化学防治

  生物或天敌防治

  入侵途径

  自然扩散

  无意引入

  有意引入

  ★新闻助读

  外来入侵物种分类情况

  Ⅰ级恶性入侵类

  共33种(植物31种,动物2种),如:紫茎泽兰、飞机草、微甘菊、肿柄菊、凤眼蓝(水葫芦)、褐云玛瑙螺、小管福寿螺

  Ⅱ级严重入侵类

  共82种(植物42种,动物40种),如:仙人掌、巴西含羞草、野茼蒿、美洲大蠊(蟑螂)、草地贪夜蛾、红火蚁、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大银鱼、牛蛙、红耳龟

  Ⅲ级局部入侵类

  共99种2变种(植物48种2变种,动物51种)如:山扁豆、牛茄子、北美车前、象草、双穗雀稗、马铃薯块茎蛾、米扁虫、莫桑比克罗非鱼、大锷龟

  Ⅳ级一般入侵类

  共68种(植物57种,动物11种),如:波斯菊、大麻、紫茉莉、西番莲、苦苣菜、万寿菊、咖啡豆象

  Ⅴ级有待观察类

  共159种2变种(植物143种2变种,动物16种),如:荞麦、合欢草、凤仙花、蓝桉、灰喜鹊、麝鼠。

  《都市时报》(2019年5月22日 A10版)

  来源:http://times.clzg.cn/html/2019-05/22/content_113624.htm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