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传媒扫描
left
新闻动态
传媒扫描

【春城晚报】蘑菇的毒从何来

文章来源:春城晚报  |  发布时间:2018-10-19  |  作者:杨质高,郭金梦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黄盖鹅膏,有毒。 

 

  黄盖鹅膏白色变种,剧毒。 

 

  暗花纹鹅膏,有毒。 

 

  环柄菇属肉褐鳞环柄菇 

 

  盔孢伞属纹缘盔孢伞 

  世界上最毒的蘑菇隐藏于鹅膏属、盔孢伞属和环柄菇属等3个属中。最近,科研人员却发现它们的制毒本领是从别的蘑菇那里借了“毒素生产线”基因而获得的。

  奇怪:

  不同蘑菇含同一种毒素

  云南人对野生菌可以说是又爱又惧,一方面野生菌美味可口,另一方面却每年都要发生多起野生菌中毒事件,严重的还会让人送了性命。

  为什么有的蘑菇味道鲜美,而有的蘑菇则置人死地呢?原因在于有毒的蘑菇体内含有毒素物质。毒素是蘑菇自我生存所需,它可以驱走对其有伤害的昆虫或其他动物,让其孢子有机会成熟并得以传播和繁衍。因此,一些蘑菇进化出了高效的“毒素生产线”,增强了其生存适应能力。然而,生产毒素并非易事,只有有能力或有运气的蘑菇才能实现。

  世界上最毒的蘑菇隐藏于鹅膏属、盔孢伞属和环柄菇属等3个属中。早在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已发现,这3个属中剧毒蘑菇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分别隶属分类学上3个不同的科。但是,有一点却令人费解:它们合成的都是同一类毒素——鹅膏毒肽。人们对上述3大类剧毒蘑菇独有的“鹅膏毒肽生产线”是如何进化而来,众说纷纭。

  妙招:

  从别处借来造毒基因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真菌地衣多样性与适应性进化团队研究发现,合成令人毛骨悚然的“鹅膏毒肽”并非这些蘑菇的“原创”,而是由一个不知名的祖先发明的,这些走运的蘑菇通过基因水平转移的方法,投机取巧,将剧毒蘑菇合成毒素的蓝图——基因——“山寨”了一份,巧妙地“借”来,然后把自己武装了起来。

  其他生物也许要花费几万年才能进化来的技能,这些蘑菇则不费吹灰之力就实现了弯道超车。研究还发现,“借箭”是从环柄菇到盔孢伞再到鹅膏分步骤实现的。鹅膏虽然是最后才获得这一毒素合成秘方的,但却青出于蓝胜于蓝,进化出了合成新毒素的能力,因此其毒性超过了盔孢伞和环柄菇,不愧为“毒王”,成为90%蘑菇中毒致死事件的罪魁祸首。

  本研究为解析剧毒蘑菇的产毒机制,为今后基于基因组、基因工程等手段精准挖掘和利用毒素资源,为科学检测和预防此类蘑菇中毒,提供了基础性的科学依据。

  链接

  鹅膏科家谱写好啦

  不久前,科研人员给鹅膏科蘑菇建了家谱,能快速知道误食的是不是剧毒鹅膏,对预防和治疗毒菌中毒有重要意义。

  全球约有700余种鹅膏科真菌物种,它既包含欧洲的“凯撒鹅膏”以及我国的“鸡蛋菌”“黄罗伞”和“草鸡枞”等可食用鹅膏,也包含致命鹅膏、灰花纹鹅膏和黄盖鹅膏等有毒鹅膏,误食会造成急性肝损害;假褐云斑鹅膏、赤脚鹅膏等,误食会引起急性肾损伤;毒蝇鹅膏、土红鹅膏、残托鹅膏等,误食会导致神经精神状疾病。

  不要以为剧毒鹅膏菌很难见。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祝良说,剧毒鹅膏在云南有7种,整个云南都有分布,滇中、滇南比较多,它们喜欢生长在松树林和栎树林中。在楚雄等地,某些剧毒鹅膏和可以吃的“黄罗伞”“白罗伞”长得非常像。因此,研究人员建议不要再吃“黄罗伞”和“白罗伞”。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祝良说,剧毒鹅膏化学性质稳定,耐高温、耐干燥和耐酸碱,就算用高压锅煮一天,毒素也不会被破坏。误食剧毒鹅膏后,不会马上有反应,毒素首先会杀死肝脏细胞,然后是肾脏细胞;等到两三天后有反应时,往往已经过了救治时间。

  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与国际同行合作,利用全球五大洲的模式标本、权威标本和普通标本共计200余种1200余份,借助多基因分子系统发育分析,重建了鹅膏科的系统发育框架,研究鹅膏科的属种多样性,首次明确了鹅膏科的单系性及其应包含的属。

  研究人员结合形态解剖和生态特征分析,提出了鹅膏科新的分类系统,该科包含5个属,其中鹅膏属下划分为3亚属11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鹅膏科物种界定的“形态-分子-生态标准”,澄清了我国该科物种界定中的诸多问题,精准界定和描述了我国鹅膏科的162个物种,其中包括50个新种和112个已知种。同时,还对该科国外尤其是欧美90余种开展了深入研究,明晰了欧美学者早期发表的某些物种的概念,为食用鹅膏和有毒鹅膏的鉴别提供了管用的标准。

  《春城晚报》(20118年10月19日 A07版)

  来源:http://ccwb.yunnan.cn/html/2018-10/19/content_1246924.htm?div=-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