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传媒扫描
【云南经济日报】全国首个生态系统名录《云南省生态系统名录(2018版)》正式发布 文章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 发布时间:2018-05-24 | 作者:孔垂炼,李睿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5月22日,在又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为纪念生物多样性行动25周年,云南省环境保护厅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全国率先发布《云南省生态系统名录(2018版)》。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孙航告诉本报记者,《云南省生态系统名录(2018版)》是迄今为止最准确、最系统、最权威反映云南省生态系统多样性基本信息的一项重要科研成果。研究表明:云南是全国生态系统类型最丰富的省份。 在省环保厅副厅长高正文看来,《云南省生态系统名录(2018版)》作为全国第一个系统、全面、深入的生态系统研究成果和全国首个公开发布的生态系统名录,具有宝贵的创新性,其为今后开展生态系统的保护、利用、研究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保护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据介绍,《云南省生态系统名录(2018版)》收录了从热带到高山冰原荒漠等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共计14个植被型,38个植被亚型,474个群系。该《名录》将过去草甸生态系统中,分布于高海拔雪线附近的高山流石滩疏生草甸、高山冰原带和一些裸岩区域的生态系统作为高山荒漠生态系统处理,共有17个群系。同时,整合沼泽化草甸和水生植被作为湿地生态系统,共计2个植被亚型和71个群系。 该《名录》进一步丰富了云南的自然植被类型,与《云南植被》相比,新增了2个植被型(季节性湿润林和荒漠)和5个植被亚型;与《云南植被》和《云南森林》相比,共新增200余个群系。《名录》对有关成果作了修正和补充,删除了《云南植被》中的“湿润雨林”亚型,同时对热带季雨林进行了重新梳理和订正。《名录》整合了沼泽化草甸和水生植被作为湿地生态系统,还评估分析了每一类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受威胁程度,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也是全球34个物种最丰富且受到威胁最大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在中国乃至全球占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地位。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独特多样的气候环境,孕育了云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各类群生物物种数均接近或超过全国的一半,云南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4.1%,却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生态系统类型。 云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专门成立了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各州(市)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投入,还成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杨善洲绿化基金会、西双版纳州热带雨林保护基金会等,并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25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省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政策完善、规划计划制定、保护体系建设、生态系统和物种恢复、科学研究、持续利用、执法监管、合作交流、宣传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高正文说,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为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作出了积极贡献。 过去两年,云南在全国率先发布了省级名录——《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和《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2017版)》,基本摸清了云南省生物物种的家底和濒危状况,也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得到了业内的一致认可。 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 不容忽视的是,云南生态系统类型多样,但是系统空间分布一般都很小,并且在多样而独特的自然条件下形成高度特化和变化幅度很小的系统组成和结构,抗干扰能力较弱,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自然植被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 高正文坦言,本次评估反映出云南省生态系统结构和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但也面临生物多样性和天然林面积减少、城镇建设用地增加、橡胶林和桉树林等人工经济林面积扩大、石漠化问题严重、过度放牧造成草甸退化、外来物种入侵、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和矿产资源开发、部分地区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功能下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等问题。 对此,他认为,必须区别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一是对于集中连片而又具有全球或全国典型性、代表性的生态系统或组成成分极为复杂、物种十分丰富的生态系统要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对面积较小的可建立保护小区等方式来保护。二是对斑块化、破碎化程度较高的生态系统类型要打通关键环节,连通生态廊道。三是对保存较好的原生植被或原始天然林要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严格保护。四是对生态功能退化明显的生态系统要采取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逐步开展生态修复。 高正文表示,云南省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把思想统一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上来,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在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统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保护优先,着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体系建设,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施生态系统保护重大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动自然保护区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护能力。 同时,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内在规律,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大力开展退化生态系统修复。 《云南经济日报》(2018年5月24日 第2版) 来源:http://jjrbpaper.yunnan.cn/html/2018-05/24/content_1220439.htm?div=-1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