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传媒扫描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启动出发仪式8月19日在拉萨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建设美丽的青藏高原作出新贡献,让青藏高原各族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总书记的贺信在我区各族干部群众中反响热烈。大家纷纷表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的启动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西藏工作和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对西藏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和深情厚谊,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在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的基础上,向世界“第三极”不断发起探索,揭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机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推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科学院组织国内相关部门50多个专业的近2000名科技人员开展了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原青藏地球物理科考队队员苏迪源于1977年进藏,他所在的人工爆炸地震组主要承担野外踏勘、水下爆破、观察记录等任务。“科考队克服高寒缺氧、长途跋涉等困难,取得了纳木错水下爆破的成功,记录下青藏高原地壳和上地幔的分层结构、速度分布特征以及物质组成等数据,并以此为依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苏迪源说。 老一辈科考人员的艰苦奋斗、团结奋进、勇攀高峰的精神,鼓舞着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工作继往开来。第一次青藏高原科考的目标是发现,这次青藏高原科考重在考察环境变化。(下转第四版) (紧接第一版) 科考队拟完成6大任务,包括亚洲水塔动态变化、生态系统与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高原隆升与能矿资源利用、疆土与环境安全、区域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护地,这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战略谋划无不体现着党中央的高瞻远瞩,青藏高原科考工作必须要为青藏高原的战略定位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与支撑,为确保西藏生态环境良好作出贡献。”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说。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永平认真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他在25岁时搭上了第一次青藏高原科考的末班车,对于能够参加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充满了期待。“在全球气候剧烈变化影响下,这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必将深入认识青藏高原地区资源、环境、生态变化,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服务。” 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期间的物资条件十分有限,科考队员们很少吃到新鲜蔬菜。白天在户外踏勘时,他们只能吃压缩饼干和水果罐头,晚上回到驻地也多是木耳、粉条、花生米之类的干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考实力的增强,我国开展高海拔科研考察的条件有了彻底改善,无论在仪器设备还是后勤保障方面都能够保障科考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有机会投身于这样一项可以载入中国科考史册的事业,我倍感骄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聚焦水、生态、人类活动,着力解决青藏高原资源环境承载力、灾害风险、绿色发展途径等方面的问题。我将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此次科考任务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卷。”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文安邦说。 身为生长在青藏高原上的儿女,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引起了我区广大群众的热议。拉萨市曲水县聂当乡热堆村5组村民拉巴在电视上看到这一消息后,兴奋地转告了家人和邻里。他期待着科考的成果能够广泛运用于农牧业生产、乡村环境综合治理等领域,让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更加和谐。 《西藏日报》(2017年8月21日 头版/第4版) 来源:http://epaper.chinatibetnews.com/xzrb/html/2017-08/21/content_785772.htm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