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红光博士后通过出站答辩
文章来源:人教处 | 发布时间:2007-06-21 | 作者:殷文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2007年6月21日,由我所组织人事教育处组织,邀请西南林学院、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单位以及我所的有关专家,对由我所孙航研究员指导的查红光博士后在站期间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考核。评委认真听取了查红光博士的出站报告,审阅了相关材料,并进行了质疑和答辩。形成如下意见:
天然杂交在杜鹃属植物中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查红光博士在博士后研究期间,以杜鹃属常绿杜鹃亚属(Rhododendron subg. Hymenanthes)植物中的天然杂交现象为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形态学证据与分子生物学证据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R. delavayi与R. decorum,以及R. delavayi与R. irroratum形成的天然杂交带,并探讨了杜鹃属植物天然杂交形成的内在和外在因素,结果表明: 1)在天然状况下,R. delavayi与R. decorum之间可以发生杂交,形成杂交带。杂交带由不同基因型的杂交后代组成。杂交为双向的,但R. delavayi 是主要的母本;2)本研究中所采集的“R. agastum”是R. delavayi和R. irroratum的杂交后代,并且主要由F1个体构成。R. delavayi是主要的母本。“R. agastum”可能并不能称为是真正意义上的种;3)R. delavayi和R. irroratum之间的杂交受环境因素影响,以单向、双向、产生F1以后的衍生后代等不同形式发生;4)在中国-喜马拉雅地区,天然杂交可能对杜鹃属植物的物种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5)现代的人为干扰可能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影响了杜鹃属植物的杂交。
该研究目标及内容明确,研究方案合理可行,数据翔实可靠,结论可信。该研究以形态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手段互为补充,对杜鹃属植物三个天然杂交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了“R. agastum”的遗传特性,为今后杜鹃属植物中一些种类的物种形成、属下系统构建、中间类型的鉴别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同时对其它类群的相关研究有借鉴意义。
专家一致认为,查红光博士较好地完成了博士后阶段所承担的研究工作,一致通过其出站答辩。专家同时建议对所取得的研究资料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尽快将研究成果整理发表。